全球时讯:春天常按“小柴胡穴”,疏肝胆、防中风、通瘀堵

来源:上洋中医宛医生 2023-04-01 13:02:25

相信大家应该都听过小柴胡汤吧?


(相关资料图)

它源自于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一味非常有名的方剂。

像朋友们感觉到经常感觉到冷一会儿、热一会儿,胸闷疼痛、上腹或者两肋之间不舒服,心中不痛快、精神忧郁。

体内闷着一股气、抒发不出来,心烦意乱、没有食欲,想吐又吐不出的症状都能进行调理。

而我们的身上有一个穴位的功效和小柴胡汤有异曲同工的之妙,它就是我们脚上的临泣穴。

它作为八脉交会穴之一,能够刺激奇经八脉的运行,其中就包括了人体任脉和督脉,调节人体12条经络气血运行、渗透、流向。

经脉堵塞、气血堵塞导致的头痛、腰痛、两肋疼痛、胆囊炎、中风、肌肉痉挛等症状等

几乎和“小柴胡汤”的调理功效一模一样,想知道如何激活临泣穴达到“小柴胡汤”的效果,就往下看吧!

人体自带的“小柴胡汤”——临泣穴

尽管功效堪比“小柴胡汤”,但是临泣穴被历朝历代的医家所忽略,反倒是注重养生的道家非常重视这个穴位。

历来道家认为少阳胆经之气主升发,是人的原始祖气。

阳气升发不足,人体的气血就不能正常地供应全身,从而引发很多疾病。

而临泣穴是胆经上的主穴之一,能够激发体内胆经经气,带动体内气血运行。

除此之外,临泣穴连通带脉、还能同时刺激到称为“生命腰带”的带脉、“阳脉之海\"任脉和“阴脉之海”的督脉。

临泣穴对于想要健康养生的朋友来说可谓是至关重要的!

它的位置也很好找,伸出我们的脚顺着第四根脚趾往脚背的方向,摸到凹陷处就是临泣穴所在了。

话不多说,赶快来掌握这个调和气血、祛瘀止痛、利通肝胆的临泣穴吧!

一按,通肝胆,调头痛

现在大多数朋友就没有不头痛的,基本上前天晚上熬了个大夜,到了第二天脑瓜子就开始突突的,开始一阵一阵的抽疼起来。

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考虑肝胆的问题,晚上11到凌晨1点正好是胆经运行的时间。

这个时候不睡觉,胆火就下不去,一股劲的往头上冲,第二天自然就头疼。

如果总是熬夜,或者躺在床上,却怎样都睡不着,时间一长,头痛就会变成常态,时不时就出来刷一下存在感。

肝胆互为表里,胆火上行、胆气得不到宣发,还会牵连到肝脏。

春天肝气想要升发,胆气本来应该降的,但是长期胆火旺,胆气降不下去,肝气就容易郁结在体内。

那怎么调理呢?

当然是从肝胆入手啦!

临泣穴作为胆经上的主穴之一,调节胆经的经气通畅运行,还能帮助通降胆火。

用我们的大拇指按住临泣穴,手法由轻到重,以我们感觉到酸痛的位置按效果最好。

每侧按压两分钟左右,也可以两侧同时进行,能够感觉到我们头痛是在明显减轻的。

对于头痛症状刚出现,情况比较轻的朋友效果越明显,部分朋友还会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推,刺激任督二脉,防中风、防血栓

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其实临泣穴还自带诊断功能。

如果你按压临泣穴的时候有非常明显的疼痛感,就要小心你的胆囊是不是出现炎症或者是胆囊息肉了。

尤其是不爱吃早餐、平时喜欢吃高脂肪食物、长期喜欢饮酒、或者肥胖的这一部分朋友。

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让我们体内垃圾和毒素堆积太多,这个时候我们体内就会分泌大量胆汁就来帮助我们消化这些毒素和垃圾。

而大量的胆汁堆积在胆囊中就会侵蚀我们的胆囊,让我们胆囊受到伤害,同时大量的垃圾和毒素堆积在我们的体内还会导致气血运行缓慢,引起血栓、中风等危险的发生。

这种状况还在不断的“年轻化”,之前就有爆出24岁的年轻女子身体麻木出现中风症状。

赶紧先自己诊断一波,跟我实操起来。

先坐在椅子上,做一个绷脚尖的动作,激活腿部气血,以便将临泣穴的疏通气血作用发挥到最大!

坐在椅子上将脚尖立起,停顿2秒钟左右,再将脚背用力绷直,左右各做20次。

做完后用拇指按压临泣穴的位置,向脚背的方向移动,重复这个动作20次。

能够帮助我们刺激任督二脉,促进全身气血的运行,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有利于排除体内的垃圾和毒素。

做完这两个动作的朋友,能够明显感觉到我们的腿脚都轻松了不少,原本久坐或者久站引起腿脚麻木、沉重都消失,腿脚格外的有劲。

三灸,疏通淤堵,女性的专属宝穴

除了以上和朋友们分享的功效外,临泣穴还是女性朋友们宝藏穴位!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临泣穴是胆经上的“输”穴,输就是疏通、流通的意思,也很好理解。

它是清理人体淤积的重要机关,还能够帮助我们调理痛经、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缓解足部疼痛等功效。

同时这个穴位又连通带脉,而带脉是专门用来保护女性、预防和调理各种妇科疾病的经脉,所以艾灸足临泣穴可以很好的调理妇科疾病。

一般情况下,女性朋友出现的月经提前、月经延后以及痛经病症,都可通过艾灸临泣穴来进行调理。

将艾条悬举在距离临泣穴3~5厘米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能够看到临泣穴的位置微微泛红即可。

好啦,今天人体“小柴胡汤”足临泣穴就分享到这里啦!“一按调疼痛、二推防中风、三灸通淤堵”。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