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碎布头里寻快乐 缝纫机上奏欢歌

来源:掌上洛阳客户端 2023-04-01 10:00:24

张爱珍展示她做的花布兜

近日,在西工区健康南路附近一小区里,86岁的张爱珍老人坐在一台老式缝纫机前,戴上老花镜,熟练地操作机器。伴着缝纫机的“嗒嗒”声,一块白底碎花布在她的巧手中变成了一个精致的花布兜。

做手工,是张爱珍晚年生活最大的乐趣。在一块块碎布头里,她找到了乐趣,缝纫机奏响了欢乐的歌。


(资料图片)

手工制品一箩筐,巧做布兜送亲友

“这是我刚做的一个花布兜,你瞧瞧。”当天,记者刚走进张爱珍家,她就迫不及待地“秀”起自己的手艺。在一旁的小床上,铺满了她做的各类手工制品。

其中,用玉米皮制成的圆形馍筐尤为抢眼。“烙油饼时,起锅一张,放一张在馍筐,既环保健康,也能让饼不干不湿。”她笑眯眯地说,灵感源自一期电视节目,节目中,南方人给米饭保温,会在水稻编织的筐里暂存。可咱北方少见水稻,咋办?她想到了玉米皮,于是连着几天到早市的玉米摊儿捡玉米皮,一穗玉米的皮只取其中较嫩的三四片,晾得半干后,先拧成股再编织,前后花费10余天时间才做成。

张爱珍掀开一个小褥子,里面藏着10余个精致的花布兜。市场上的碎布头有的几毛钱一块儿,经她巧手制作能“变废为宝”。这些布兜既有手提带,又有花边,拎在手中像一个小花裙,抽绳型的布兜更受同龄人喜欢。

“起初,我提着自制的布兜出门,引来不少邻居关注,我就想多做几个,送给他们。”张爱珍说,抽绳一拉、老年人上街买菜可放手机、钥匙等,方便又实用,邻里情浓就体现在点滴互助之间。后来,她还专门赶工数日做出几十个花布兜,让女儿、儿媳送给同事。

做布兜剩下些更零碎布头,张爱珍也不浪费,像编辫子一样编成10余米长的花绳,结实耐用,拉起来能晾晒3床大被子。床边一个黑色旅行包也是她做的,里面是更多手工好物——围裙、马桶垫等,各个做工精良,看得出很花心思。

用玉米皮制作的馍筐

年轻时给孩子们做衣服,80岁重拾手工爱好

做手工,这台蜜蜂牌老式缝纫机是张爱珍的好帮手。“它陪伴我快30年了。”她抚摸着光滑锃亮的缝纫机桌面,把回忆拉到了从前。

张爱珍有两儿一女,她年轻时既要上班又要操持家务,但也没少给孩子们手工制衣。

“那时我母亲有一台缝纫机,我总是提前裁剪好一堆制衣用布,把缝纫机抬到自己家,没日没夜用上好几天。”张爱珍说,睡觉前、打扫卫生后、哄孩子睡着后,只要有点儿空闲,她就围着缝纫机转,干起活来更是争分夺秒。

就这样,张爱珍落下了“恨活”的习惯。通俗地说,就是不把手里的活儿干完就不吃饭、不睡觉。记者看到,屋内墙上张贴着一份温馨提示:“不要干活,后悔来不及。”张爱珍哭笑不得,她说:“这是儿子贴的,怕我累着,以前贴了好几张呢!”

已86岁高龄的张爱珍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腿脚不便、不能远行。在80岁时,她重拾手工爱好,在碎布头里寻得乐趣。

“总听人家说,现在缝纫机都成‘老古董’了。不管别人出多少钱,这台缝纫机我也不卖。”张爱珍说,她们这代人对手工活颇有感情,过去女孩子出嫁,陪嫁里针线筐也是“标配”。

如今,每当张爱珍脚踩踏板,拨动齿轮运转,缝纫机就如同奏响一支欢畅的曲子,流淌着张爱珍怀念的悠悠岁月。(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谢娜娜 文/图)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