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感觉又回来了!老街新貌 回归热闹_环球头条

来源:扬眼 2023-03-20 22:47:11


(资料图)

“很久没有看到这样旺的人气了。”周末时分,望着家门口熙熙攘攘的游客,80岁的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牌楼巷居民刘栋梁眼里闪着泪光,“我对以后这里的发展充满信心!”

最近,牌楼巷的居民惊喜地发现,在过去老人们口中念念不忘的老牌楼重新建起来了,只属于牌楼巷曾经的热闹也重新回来了。

“来来来,看一看古法手艺麻糕,要的朋友说一声,我记墙上。”步入牌楼巷老街,热闹的小路蜿蜒曲折,古朴的小店错落有致。张隆兴麻糕店今天生意兴隆,顾客的订单在记账墙上写得密密麻麻。隔壁店铺,常州老字号沙裕昌变蛋的门面成了一个展厅,沙老板坐镇店中给游客普及老传统皮蛋的历史。书画铺里,几位老师傅分享展示自己的珍藏墨宝,在古运河边的围栏上,还有一幅30米的巨大石刻,民俗画家季全保绘制了20个传统场景,重现了当时牌楼巷的繁华之景……

“要说牌楼巷的前世今生,那要讲的故事可不少,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刘栋梁告诉记者,对于不少老戚墅堰人来说,经过近一年改造工程后,此次牌楼巷集市的举办,可是承载着满满的回忆和旧日情怀。

隐藏在城市喧嚣中的牌楼巷老街历史悠久,古韵悠长。南宋末年,元军在戚墅堰、横林一带爆发“五牧之战”。当地戚氏、蒋氏族人奋勇抵抗,清光绪三年,为旌表两族后人,在戚墅堰老街建牌楼一座,牌楼巷由此而来。抗战期间,原牌楼被侵华日军烧毁,地名沿用至今。解放后的戚墅堰地区,因水陆交通便利,工商业基础发达,一度发展迅猛。在刘栋梁的记忆中,这里天天车来船往,人流如织,一度有“小上海”的美誉。

20世纪90年代,随着常州城市发展、运河扩宽和老桥拆除重建等原因,沿河的老街大部分被拆除,戚墅堰老街也逐渐没落,曾经的“小上海”褪尽繁华,但牌楼巷老街内仍留有诸多江南传统民居,并保有古桥、古运河等历史文化遗迹。

去年5月1日起,戚大街改造工程启动,包括管道治理,路面优化,周边建筑立面出新等,而对于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例如老巷牌楼、东街、老字号店面等做了最大程度地保留,力争在保留牌楼巷老街原有建筑格局、风格的同时,引入新兴业态、完善老巷配套,最大程度实现古今共存、商居和谐。

通讯员 常景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靖宇

校对 盛媛媛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