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说桥的故事:《宜兴古桥》首发

来源:扬眼 2023-02-26 19:58:55


【资料图】

“现存最古老的桥是建于明成化年间的茭渎桥;仅存的五孔石拱桥是曹家桥;最长的单孔石拱桥是福田桥;最小的拱桥是衙西桥;装饰最精美的古桥是南草塘桥......”2月26日下午,由宜兴市档案馆史志馆、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合作编著的《宜兴古桥》举行了首发式。不同于以往单纯以文字记述为主的传统编纂方式,这本书则是通过视频(二维码)、图片、文字,把宜兴古桥历史记录的真实性、文字表达的可读性、全媒体展示的可视性完美结合。

江南水乡,河网密布,出门离不开桥。宜兴境内3000多条河流,桥则是早期最为重要的水上交通设施。据宜兴旧志记载,在多个历史节点,境内的重要桥梁都有确实的数字。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境内有各式桥梁218座,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有237座,光绪八年(1882年)有460座,民国10年(1921年)有283座,至2021年宜兴境内有民国以前修建且保存完好的古桥182座。

记者了解到,《宜兴古桥》由宜兴市档案馆史志馆、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合作编著,历时3年,修改16稿,终于成器。据主编陈有富介绍,他认为这本书不是志书,不是史书,也不是谱牒,就是一方民俗风情的写照,因而特别适用于全媒体打造。所谓全媒体地情书,就是改变单纯以文字记述为主的传统编纂方式,把音视频、图片与文字等量齐观,把历史记录的真实性、文字表达的可读性、全媒体展示的可视性完美结合。在具体操作上,形成文字、图片和音视频三条独立的主线。

在文字记述上,编纂人员敢于创新和实践,从古桥简介、史籍记载、桥梁铭刻、桥体楹联、传说故事5个方面记述宜兴古桥的历史渊源、结构形式、特色风貌和人文故事。在图片收录上,用800多幅不同拍摄年代、不同取景角度、不同艺术色彩的照片记录古桥的前世今生,诠释“山水风景的点缀”“水乡古镇的依托”“诗文楹联的大观”“桥梁艺术的结晶”等古桥文化内涵。在阅读空间上,用二维码将音视频引入图书,实现对传统书籍表现形式的突破。全书17帧、全长约45分钟的音视频,以动感、直观、形象、生动的优势及特有的表现形式,吸引读者的眼球,将读者带进一个全新的阅读空间。

《宜兴古桥》的编纂过程实属不易,编纂人员在半年时间里下乡采风、踏勘现场60多次,获取了大量的宝贵资料。他们查阅了12部旧志,编写了“古桥集成”“桥铭桥联”“传说故事”“古桥简介”4辑资料长编,合计22万字;穷尽2万多张古桥图片,初选2600多张,最后入书836张;宜兴摄影界10多名资深人士,拍摄古桥10多年,倾情奉献出一生中拍摄的最精美的古桥照片......

如今,古桥还在讲述尘封的故事。桥的一头是慈母千叮万嘱的不舍,另一头是游子噙着泪水的别离。宜兴小桥流水人家的悠悠风情描绘出“阳羡山水甲江南”的旖旎画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季娜娜

校对 李海慧

关键词: 中小微企业融资办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