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报:天台变身“农场”,苏州学校金秋迎来丰收!

来源:看苏州 2022-10-18 19:34:43

生活即教育,发现劳动美。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2022年版)》


(资料图)

于今年秋季学期正式开始执行,

劳动课正式成为一门独立课程。

开学一个多月,

苏州校园开展了

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程。

更有学校在天台开辟了

“开心农场”,

让学生有机会走出课堂,走进自然,

开启农耕劳作新方式。

除草、施肥、种苗......

学子们在自己的“开心农场”里

用心播种希望,体会丰收快乐!

如何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学子们搭建一方天地开展劳动教育?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成大校区给出了答案。

近日,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成大校区700平方米的“屋顶农场”迎来了丰收季。沉甸甸的丝瓜坠满枝头,田间一亩亩的青菜、茼蒿、菠菜,绿油油的一大片,让人心生欢喜。成大实小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位于天台的农场,一起收获自己播种的蔬菜,亲身感受丰收的快乐!

按照年级划分好责任田,在劳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孩子们化身“庄稼汉”,认识劳动工具,学习农业生产劳动技能,观察植物生长,收获劳动成果,有模有样地整地、播种、浇水、锄草,采摘,整个农场充满欢声笑语。

“很开心”“体验到了收获带来的成就感”……有同学表示,通过这次劳动,真切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对劳动人民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也在彼此的团结合作中收获成长。

从黄土到绿荫,从种子到果实,从种植到收获,通过全过程的参与体验,同学们切身领悟到粮食来之不易,对劳动的感受也从农场延伸到了生活。成大实小的屋顶农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亲近田园、探索自然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切身体验劳动的光荣、收获的快乐,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生活教育的第二课堂,助力劳动教育的落地生根。

“学校的屋顶农场占地700平方米,一年四季都硕果累累,是孩子们认识蔬果、实践操作、劳动教育的秘密基地。”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成大校区校长楼靖怡表示,不同年龄段的成大娃在老师们的引领、指导下,亲近校园,回归乡土,从课堂走向田间,在劳动实践中探索土地的奥秘,感受丰收的喜悦。

“学校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是农民,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劳动实践中感悟付出的美好,根植劳动意识,记住自己的‘根’,并且从小培养自己的劳动技能和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勤劳的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成大实小的屋顶农场还设置了雨水再利用系统,可以收集雨水填充水库,二次利用灌溉植物和农作物,十分绿色环保

无独有偶,在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作为一门必修课,劳动课得到了孩子们的青睐。

青城山路校区的校园农场里,每班都有“劳动责任田”,每班都有“劳动小能手”。学生们在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挖坑、下种、填土,播下了青菜、苋菜、菠菜的种子,栽下了黄瓜苗、莴苣苗、芹菜苗、土豆等,种下了月季花、玫瑰花、满天星等花草。

孩子们手上沾着土、鞋上踩着泥、脸上洋溢着喜悦,小菜地成了欢声笑语的海洋。

苏州市吴江区吴绫实验小学,是地处江浙交界的一所农村学校。基于田园耕种的生产劳动,指向真实世界的生活劳动,面向公共体系的社会服务是学校三大劳动教育课程类型。

同时,学校以“六大整合”为实施路径,即整合学科课程、特色课程、德育活动、仪式典礼、岗位实践、社团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综合劳动素养提升。用面向学生完整生活和终生发展的劳动教育,为学生一生铸根赋能。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打造“劳动+N”课程群,将劳育基因注入学校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五育融合的“劳动+”育人价值,联盟校基地共享、资源共享,打造校园劳动教育新生态。

校园耕读实践场、“现代化农业基地”“高新技术企业”“花海景区”等学校的校外课程实践基地,让孩子们在四季轮回中亲历劳作,与自然对话,与植物共长,让劳动教育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蔬菜种植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学生们能在其中学会很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和艰辛,从小养成爱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校园农场不仅是孩子的“劳作场”,更是性格品质形成的“试验田”;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种出素质教育香甜的“果实”。

一直以来,苏州各地各校坚持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在课程体系、条件保障、开展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和全省前列。2021年苏州市获评“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路径,因地制宜开拓劳动教育的新样态。苏州,一直在路上。

(文中部分资料来自苏州教育微信公众号)

关键词: 苏州高新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