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变革开启储能加速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需求约250GWh
中信证券4月2日发布研报指出,在碳中和大势下,储能已成为“风光”需求提升的必然选择。我们预计,到2025年全球储能需求约250GWh,对应2022-2025年CAGR预测+37.7%,全产业链均受益,重点关注形成产业链竞争力的产业朋友圈和各环节龙头等。
在碳中和大势下,储能已成为“风光”需求提升的必然选择。复盘海外,虽然电网、能源结构等差异会导致储能应用分布差异,但提升经济性和提前的需求规划政策是各地储能快速增长的重要催化,中国亦进入此阶段。我们预计,到2025年全球储能需求约250GWh,对应2022-2025年CAGR预测+37.7%,全产业链均受益,重点关注形成产业链竞争力的产业朋友圈和各环节龙头等。
储能:碳中和的稳定器,迎风而起
“碳中和”已成为全球能源清洁化和能源独立的共识,中国亦在2020年制定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基于碳中和趋势下,“风光”是清洁能源中增量空间大、安全性高、经济性好的发展路线,而“风光”装机的大幅提升必然催生储能的大规模装机需求,从调峰调频到备电、价差套利,储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器。储能技术路线多样,其中机械储能技术成熟,电化学储能潜力最大。
复盘:禀赋各异,前期产业政策塑造储能市场
在各国能源结构、社会经济水平、电力基建与电力市场完善程度的分化下,各国出台了因地制宜的产业政策提高储能供给质量、储能经济性、及需求,从而推动市场发展。
具体来看:1)美国:电网设备老旧及风光占比提升下,出台目标规划、补贴税优等需求端政策,大幅拉升储能尤其是公共事业端储能需求,2020年公共事业新增装机同比+297%;2)德国:电网稳定,储能主要应对电价高企,户用端补贴政策频出,户用装机远高于表前储能;3)中国:能源转型+独立催生储能需求,不同于美、德,中国政策发力全产业链,尤其是中上游制造端产业优势显著。
空间:高增开启,预计2022-2025年CAGR+37.7%,核心部件格局逐渐成型
以发电、电网、户用三角度测算全球储能规模。具体来看:1.发电侧:2025年有望配储约100GWh,对应2022-2025年CAGR+48.7%;2.电网侧:预计2025年有望配储超20GWh,对应2022-2025年CAGR+45.1%。用户侧:2025年有望配储约130GWh,对应2022-2025年CAGR+30.6%。综合以上测算,我们预计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大浪潮下,2021-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有望产生41.2 / 71.7 / 113.5 / 176.4 / 258.0 GWh的储能需求,对应2022-2025年CAGR+37.7%,储能产业链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投资建议:
作为碳中和的稳定器,储能未来已来,重点推荐:1)储能电池需求提升,建议关注南都电源,以及相关正极材料,如:德方纳米、龙蟠科技等;2)储能其他核心环节PCS、储能系统、EMS等。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编辑:ZA)
关键词: 中信证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