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新能源汽车涨价落地全年需求仍然强劲

来源:东东有鱼私募网 2022-03-31 13:19:58

3月31日中信证券发布研报指出,碳酸锂涨价的负面冲击引发新能源车企近期集体涨价,预计整车厂和电池厂将在今年面临一定的毛利率压力,涨价对于订单的扰动预计在1个月左右。4月可能是订单的相对低点,我们预计2022年将依然是新能源汽车景气大年,维持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550万辆的预测。

由于当前新能源车企订单充足,3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创造历史新高,短期看,4月可能是订单的相对低点,但考虑到新车产品的不断迭代升级,我们预计2022年将依然是新能源汽车景气大年,维持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550万辆的预测。

碳酸锂价格上涨持续,新能源车企谨慎涨价应对

中国市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从2021年初的6万元/吨上涨到近期的50万元/吨,碳酸锂价格的快速上涨为电池、整车等全产业链都带来了较大的成本压力。以50kWh的带电量进行测算,碳酸锂价格上涨导致的单车理论成本增加已达到1.3万元(铁锂电池)/1.5万元(三元电池)。

根据我们的统计,此次主机厂面临的电池单度价格上涨幅度的中位数在160元-180元/kwh左右,低于涨幅理论值(铁锂电池263元/kwh,三元电池304元/kwh)。

同时,主机厂调价的幅度总体偏谨慎,仅特斯拉的调价幅度能够明确超过理论涨幅,而其他主机厂调价幅度主要集中在50-250元/kWh区间,其中近三分之二的车型其涨价幅度要低于电池厂的涨价中位数。因此我们预计,除特斯拉外,整车厂或其电池供应商将共同承担碳酸锂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

新车价格不是影响新能源汽车需求的首要因素,不必对涨价过度悲观

从全生命周期成本来看,新能源汽车较燃油车仍有巨大优势:特别是近期油价大幅上涨,国内多地的92号油价也已达到8.5元/L以上,凸显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优势。以比亚迪秦Plus EV和大众朗逸对比为例,秦Plus EV平均每年的使用成本较燃油车低8100元(按照年行驶2.5万公里计算),使用成本的优势可以部分抵消购置成本的涨价。

从结构来讲,锂价和油价共同走高的背景下,预计PHEV将更为受益,同时高价位端的BEV车型占比有望提升,而10万以下BEV车型(销量占比为NEV市场的31%)的需求会相对承压。

3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能继续超预期,涨价后订单处于平稳恢复状态

2021年12月,我国新能源车上险量达到48.1万辆,新能源车/总乘用车的渗透率达到历史性的22.0%。

我们认为3月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预期主要有3个原因:1)去年12月是终端新能源汽车消费者集中下订单的时间,新能源汽车集中交付上牌导致3月景气度较高;2)特斯拉上险数据的月度波动导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较正常月份偏高3%左右;3)汽油涨价,叠加燃油车缺芯加剧导致燃油车在3月的销量明显低于预期。

2022年3月新能源车行业二次涨价,涨幅多为单车1-2万元,幅度高于第一次调价;但是我们认为本轮涨价对订单带来的影响单情况将与1月相似,即对3月的订单有积极的贡献,4月的需求一部分会被预支,预计订单将在涨价1个月后恢复正常。

投资逻辑:

碳酸锂涨价的负面冲击已经price in,虽然整车厂和电池厂将在今年面临一定的毛利率压力,但涨价对于订单的扰动预计在1个月左右,2022年将依然是新能源汽车景气大年,全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在经历4月和5月的缓冲后持续爬高,我们对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维持在550万辆。自主OEM在电动智能时代的品牌力提升,众多行业抢先的三电技术和智能化体验引领创新。(编辑:ZA)

关键词: 中信证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