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是“固收打底、权益增强”这类策略的统称。具体来看,由“固收”和“+”两部分构成:“固收”部分配置中短久期利率债和中高等级信用债作为底仓;“+”部分采取增强策略,少数资产配置于更高收益可能性的资产,如投向股票、股指期货、国债期货、打新、定增、可转债等等,在股市行情较好时把握机会,追求更高的收益弹性,实现长期稳健增值。对比上图的沪深300和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固收+产品),可以发现后者平滑很多。 过去十年,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和沪深300收益率相近,但是年化波动率只有4%,远远低于沪深300指数年化20%左右的波动。相比大开大合的股票指数,波动低、回撤小的固收+更容易为广大中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所接受。 固收+产品受到市场关注,和A股的结构性变化分不开。相信不少基民已经发现,随之A股机构化程度加深,机构之间的博弈日趋激烈。机构抱团带来的虹吸效应和抱团瓦解带来的快速杀跌都在对A股生态产生深刻的影响。市场分化、风格切换、结构化行情持续上演,投资难度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基民开始关注风险收益比,从一味追求高收益,转向重视稳健。因此,稳中求进、攻守兼备的“固收+”产品成为了投资者的心头好。性价比高。固收+产品的底层配置,是以大仓位的低风险固收资产为基础,叠加小仓位的风险资产做增强, 和权益类基金相比波动更低,和固收类基金相比收益弹性更强。固收+是风险和收益平衡后的性价比之选。攻守转换灵活。对中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而言, 固收+可以当做资金弹药库,在股市没有机会的时候,也可以考虑把闲钱放到固收+基金中,获取年化5%-8%的收益。在股票市场有机会时赎回,为抄底提供了宝贵的弹药,可谓进可攻退可守。挑选余地大。固收+产品的固收部分占比在50%以上,权益资产则在0-50%之间。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不同权益占比的产品。此外, 不少FOF基金也以固收+为核心资产,配置不同风格的其他基金作为卫星资产,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固收+产品。市场上的“固收+”产品千千万,如何选择呢? 我们认为,以下三个维度需要重点关注:维度一:产品回撤。稳中求进是固收+的主要特点,其中稳是排在第一位的。 固收+产品的最大回撤一般控制在5%以内,优秀的固收+产品最大回撤控制在2%左右。维度二:季度胜率。每个季度都能赚钱的基金,持有体验自然不会差。部分优秀的固收+基金在过去五年的季度胜率能达到100%。维度三:股票仓位。固收+产品的主要波动来源是权益仓位,这部分仓位水平保持稳定,也有助于控制波动。此外持仓行业是否分散、个股知否优质稳健,都需要观察。需要提醒的是, 投资“固收+”也有风险,中间也会有波动和回撤,建议投资者用1年以上的资金进行投资。综上,“固收+”是一种稳中求进的资产配置策略,长期来看能够获取较为平稳的收益,无论个人理财还是完善家庭资产配置,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资产。风险提示:以上观点、分析及预测、意见仅是在特定市场情况下并/或基于一定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所有状况,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收益保证,以上仅为作者观点和意见,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意见。具体产品信息以产品合同为准,投资人须仔细阅读产品合同、风险揭示书等法律文件,关注产品投资风险和亏损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关键词:
资产配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