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罗德:全球经济能否避免通胀萧条?

来源:东东有鱼私募网 2022-03-23 13:59:28

施罗德最近发表研报称,如今的高通胀与 1970 年代相比,在大流行储蓄的推动下,强劲的消费者支出导致了一系列不同的情况。

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爆发后,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攀升至每桶 139 美元以上,唤起了人们对 1970 年代的回忆。在那个时期,高油价和高消费通胀率使世界一些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

根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 (NBER) 对衰退的定义,自 1970 年代以来,美国已经发生了七次这样的衰退。

前四个都在通胀和利率回升之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Fed) 在有迹象表明美国通胀压力扩大的情况下决定提高利率——就像 1970 年代所做的那样——进一步使与过去的相似之处重新成为焦点。

这个“经济周期”是否会像 1970 年代、80 年代和 90 年代那样上演,当时的经济状况似乎比过去 20 年更相似?经济周期,有时也称为商业周期,是经济从扩张状态转变为收缩状态,然后再次扩张的时期。

当然,20 年代之前的经济衰退是在美联储提高其基本借贷成本或联邦基金利率以冷却经济活动并降低通胀之后出现的。然而,这一次,经济学家正在寻找消费者支出来支撑。

尽管货币条件收紧,但随着人们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积累的储蓄减少,他们预计这种弹性 - 除了提高利率外,中央银行还在调整量化宽松 (QE) 等其他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包括通过资产购买(主要购买债券)直接向金融体系注入资金,以支持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活动。这些非常规政策再次被部署以应对大流行的影响。俄乌危机——对能源和食品价格的影响已经显现——无疑为通胀形势增添了新的维度。

施罗德目前预计,随着战争的影响波及全球市场,今年全球消费者价格通胀率为 4.7%(高于 3.8%),尽管冲突对经济的影响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这些是基于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的同比 (y/y) 变动对消费者通胀的预测。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显着复苏,随着 Covid-19 引发的限制措施逐渐放松,通胀压力已经开始积聚。宽松政策导致材料、能源和运输短缺。这与非常强劲的需求相结合,尤其是对服务业受到限制的商品。

全球供应链的压力导致商品生产商的成本急剧上升,反过来又提高了最终产品消费者的价格。甚至在俄罗斯与乌克兰危机爆发前,美国、欧洲和英国的 CPI 通胀就已经处于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然而,就目前而言,大流行储蓄似乎是与过去经济周期的一个关键区别,在过去的经济周期中,通胀上升和货币政策的激进收紧引发了消费者崩溃和衰退。随着世界继续重新开放,经济学家预计消费者将耗尽储蓄,成为全球经济的中流砥柱。(编辑:Ruby)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