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宏观财政数据点评:收入高增持续性不强
国君宏观3月20日研报点评1-2月财政数据称,公共预算收支增速均较快,财政“开门红”兑现,预计收入端高增的持续性不强;政府性基金支出也明显提速,但收入端受土地出让金拖累大幅负增长。研报预计,2022年广义财政赤字将达9.7万亿,除3.37万亿预算赤字外,结转结余、利润上缴和专项债用于填补收支缺口,财政发力空间充足。
以下为研报正文内容: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增,但持续性可能不强。2022年1-2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度为近5年同期最快水平。1-2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5%,比上月大幅回升10.5个百分点,与2021年全年同比增速基本持平,完成预算的22.0%,为近5年同期最快水平。中央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步增长,增速分别为11.3%和9.8%
从收入结构来看,税收、非税收入同步回升。1-2月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1%和13.7%。其中,由于疫情以来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暂停上缴利润,导致非税收入大幅下滑,2022年预算草案提到恢复这些机构的利润上缴,全年规模为1.65万亿,1-2月非税收入高增已经有所体现。
从税收结构来看,第一,增值税增速弱于消费税。1-2月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6.1%,比2021年12月回升10.8个百分点,但比2021年全年增速回落5.7个百分点,低于整体税收收入增速;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18.7%,比2021年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国内增值税偏弱反映价格回落、生产放缓等因素的影响,而消费税高增可能与税收上缴节奏有关。
企业所得税增速下降,个人所得税高增。
1-2月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5.4%,比2021年大幅下降10.0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46.9%,比2021年大幅提升25.8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增速放缓与企业利润增速下滑相一致,个人所得税高增则可能与年初个税汇算清缴、税收征管强化打击偷税漏税等因素有关。
第三,进出口相关税种大幅走高,主要是价格因素贡献。1-2月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同比增长40.4%,比21年12月大幅增长18.1个百分点,比2021年全年增速提高7.2个百分点;进口相关税种——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同比分别增长33.5%和14.1%,在21年12月大幅增长38.9和31.1个百分点,比2021年全年增速分别提高14.4和4.6个百分点。结合1-2月进出口数据所反映出来的信息,我们认为进出口相关税种增速高增主要是价格因素的贡献。
第四,土地交易相关税种负增长,其中契税深度下跌。1-2月契税收入同比增长-25.8%,土地增值税同比增长-1.4%,比21年全年分别大幅降低31.0和8.0个百分点。土地交易相关税种负增长,是税收收入中主要拖累项,表明同期土地市场依旧冷淡。
总的来看,1-2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增的背后,一次性计入的因素贡献较大,而主要拖累因素对收入的影响料将延续,收入高增的持续性可能不强。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快,财政“开门红”兑现
1-2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为近5年最快。1-2月一般公共预算同比增长7.0%,比上月大幅提升21.1个百分点,比2021年提升6.7个百分点,完成预算进度的14.3%,为近5年来最快水平,财政“开门红”兑现。
民生类和基建类支出普遍反弹,基建类支出反弹力度更大。1-2月教育、社保和卫生健康三项民生支出同比分别增长9.0%、4.8%和4.0%,比21年12月增速分别提高14.0、14.0和17.5个百分点;1-2月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支出同比分别增长7.6%、4.3%和14.0个%,比21年12月增速分别提高22.7、21.8和29.7个百分点。相较而言基建类支出反弹力度更大,与1-2月基建投资高增相一致。
政府性基金支出提速,收入大幅下滑
1-2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下滑,进度为近5年最慢。1-2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长-27.2%,较2021年全年大幅降低32.0个百分点,仅完成预算进度的9.3%,比因疫情停摆的2020年1-2月进度还慢。
百城土地成交面积继续深度下跌,土地对财政的拖累进一步加深。2月100个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两年平均增速-29.1%,在1月-16.8%的基础上进一步下跌。百城土地成交面积深度负增长,目前尚未见底,对政府性基金收入拖累明显。考虑到22年预算草案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预期为0.6%,未来仍需对房企进一步松绑以实现预算目标。
1-2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大幅回升。1-2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长27.9%,较2021年全年大幅提升31.6个百分点。从支出进度来看,1-2月支出完成预算数的10.1%,高于2021年,仍略低于2020年和2019年。2022年前两个月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9500亿元,完成了1.46万亿提前批额度的65%。专项债发行节奏较快,叠加21年未使用的1.2万亿专项债,支撑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回升,未来仍有进一步加速的空间。
广义实际赤字预计达9.7万亿,财政空间充足
2022年预算赤字率回落至2.8%,略低于市场预期,但结转结余、利润上缴和专项债填补收支缺口,财政空间充足。2022年预算赤字率目标从3.2%回落至2.8%,赤字规模3.37万亿,比2021年少2000亿;但我们认为,综合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两本账,赤字率回落并不会制约财政力度,全年广义实际赤字规模预计达到9.7万亿,空间充足,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2022年两本账使用结转结余资金超过1.2万亿。根据2022年预算草案,一般公共预算使用结转结余资金为1.2万亿,政府性基金预算使用结转结余354.67亿元,结转结余的使用规模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第二,在专项债有1.2万亿未使用的情况下,22年新增额度仍维持在3.65万亿元。2022年新增专项债额度与2021年持平,高于市场普遍预期;这一新增额度是在21年1.2万亿未使用的前提下安排的。由于专项债较大比例流向基建,生产属性较强,表明政府通过投资发力稳增长的意愿较强。
第三,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1.65万亿利润,调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操作较为罕见。根据财政部透露的信息,疫情以来暂停了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利润上缴,此次上缴1.65万亿规模空前,而调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操作也较为罕见。一般来说,营收和利润上缴的去向主要有两个,一是第三本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二是一般公共预算非税收入中的国有资本上缴利润和经营收入科目。此次将1.65万亿调入政府性基金预算,并将其中9000亿再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可能有两方面考量:一是预计到政府性基金收入可能受土地出让金拖累加大,二是政府性基金主要用于投资和生产,此举可以有效增加政府稳增长可用资金规模。
(编辑:Lea)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