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对A股有何影响?
华夏基金3月17日发文称,3月FOMC会议终于落下帷幕。从目前来看,A股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担忧集中在两方面:加息后美债收益率上升,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引发外资出逃;加息导致美股或其他海外市场动荡,外资风险偏好下降,冲击A股。华夏基金称,综合评估,美联储加息预期对于A股影响可控,更多的是短期心理冲击,无须过于忧虑。
华夏基金称,备受关注的3月FOMC会议终于落下帷幕,就在昨晚,经过几个月反复预期博弈、几经反转的加息终于落地。
回顾美联储历史上的加息周期可以发现,对于权益资产来说,美债收益率作为全球风险资产定价的锚,抬升拔高了全球无风险收益率水平,的确会使得权益市场在估值方面承受一定的压力,但并不会改变资产长期向上的趋势。
美联储加息如何影响A股?
华夏基金指出,从目前来看,A股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担忧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加息后美债收益率上升,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引发外资出逃;二是加息导致美股或其他海外市场动荡,外资风险偏好下降,冲击A股。
代表美联储加息预期的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对北上资金的综合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相关系数平均值0。从概率上看,美债收益率上升引发北上资金流入的可能性甚至超过了50%。而短期影响A股外资动向最大的变量其实是VIX(恐慌指数)。也就是说,如果外资大幅净流出,可能性最大的原因是风险偏好下降引发的情绪冲击。
既然是情绪冲击,那就是不可能是长时间的,风险偏好是有底的,触底就该回升了。从中长期来看,外资流入A股仍是长期趋势。
首先,中美实际利差仍处于高位。所谓利差就是两国之间无风险投资回报率的差异,我国国债利率减去美债利率的差越大,资金留在A股的意愿就越强。
其次,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并不大。当前我们面临的是两股力量的博弈。一方面,目前我国处于外需强劲、内需疲软的环境当中,对外出口仍然维持强劲,这一背景下人民币外汇需求强势。另一方面,加息确实会使得美国资产的吸引力上升,使得资金回流美国。目前而言,前者的力量是占优的,从历史经验来看,全球出口额与大宗商品价格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的情况下,出口名义增速在价格支撑下仍将保持韧性,进而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复盘美联储加息周期中的市场表现,首次加息的确会对股市造成一定的冲击,但影响会逐步消散,主要在于不同国家所处的不同经济周期,以及宏观政策的后续应对。
综合评估,我们认为美联储加息预期对于A股的影响是可控的,更多的是短期心理冲击。国内稳增长态度坚决,宏观政策回旋余地充足,能够坚持“以我为主”,国内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低位,人民币汇率在金融开放和出口强势的支撑下维持强势,无需过于忧虑。
如何看待当前的市场环境?
虽然从短期来看,俄乌战争后美国通胀的风险比经济放缓更迫在眉睫,超预期的加息力度仍会对全球市场形成短期压制。
但近期市场的表现显然已经反应出了极度悲观的情绪,甚至一度出现了无视利好的现象,已经是把恐慌宣泄到极致了,等到负面消息真正落地的时候,反而可能会带来利空出尽的效果。
从操作的角度来看,年初至今A股市场持续调整,到目前为止,主要市场指数已距离2021年高点的回撤20%-30%,沪深300和创业板指的估值回归至近十年35%分位附近,各行业板块估值也较大幅度回落。随着政策清晰,本轮调整的政策底初步确立,流动性风险已显著缓解,刚性止损的量能出清,悲观预期链条也得以打破。
站在目前位置,短期交易性因素影响下或有回踩,但一年期及以上资金布局性价比已高。除了美联储加息之外,重点关注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国内政策,明确稳增长为首要目标。2022年中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一季度可能仍将继续惯性下滑;但与此同时,近期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政策与“双碳”政策均已释放出不同程度的维稳信号,经济有望在一季度见底之后逐步修复。二是俄乌地缘政治风险,市场反应开始钝化。俄乌冲突在历经几周时间,经过多轮谈判,双方或已接近就签署相关协议达成妥协,但制裁仍持续升级,如果冲突控制不扩大,即使短期有争端,但对资本市场影响将有限。华夏基金认为,市场波动大,市场风险偏好的修复也非一蹴而就,预计A股短期内仍将以“反复磨底”为主,无论是轻易割肉还是重仓抄底可能都不是特别明智,不妨静观其变、 “以守待攻”。
不过整体来看,目前A股风险偏好水平已经收缩至2011年相近区间,甚至比2016年熔断的时候和2018年熊市的时候更低。
市场在情绪冰点之后,可能演绎“双降预期”叠加“俄乌缓和预期”,形成围绕一季报预期和稳增长发力方向的一波三折式超跌反弹,新能源车、半导体、光伏、有色金属、医药等方向值得关注。(编辑:Lea)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