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中亚地区金融系统易受冲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日发布研报指出,中亚地区的经济严重依赖商品出口、汇款和旅游业,它们的金融体系很容易受到不稳定的外部冲击的影响。
本周图表显示了该区域各国受到这种干扰的程度,这种干扰在过去曾造成经济衰退和金融困境。尽管局势仍不确定,但乌克兰持续的疫情和冲突也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共同亚洲地区的金融体系特别容易受到外部冲击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有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刺激信贷大幅扩张,引发系统性风险。这些繁荣有时会伴随着萧条。事实上,不利的外部冲击,如全球金融危机和2014-15年的油价冲击,导致信贷和资产价格急剧收缩,这造成了遗留的问题贷款,并导致代价高昂的公共干预来拯救银行。
区域银行体系的几个特点加剧了这些脆弱性。首先,CCA经济体的美元化程度远远高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其次,银行部门规模小、集中,而且通常大部分是国有的。最后,银行监管和监督的差距也导致了银行贷款组合和资本的质量薄弱。
在过去两年中,疫情严重打击了共同国家经济,但在支持家庭、企业和银行的紧急措施的帮助下,其对金融部门的影响仍然有限。然而,国际社会对俄罗斯施加的制裁加剧了新冠疫情的冲击,俄罗斯与共同国家协定国家有着相当大的经济和金融联系。
展望未来,更强有力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有助于提高共同信用评估国家金融部门的韧性,减轻大型金融周期和外部冲击的影响。正如其中几个国家的经验已经表明的那样,强有力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在减缓信贷和资产价格暴涨、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建立更大的缓冲以应对不利冲击、以及降低金融机构共同风险敞口和相互关联年龄带来的风险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加强银行清算和破产的监管和法律框架也将限制金融稳定和公共部门面临的风险。最后,减少政府作用和促进竞争的改革将支持更大的金融包容性和更可持续的信贷和经济增长。(编辑:ZA)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