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宏观2月通胀点评:输入型通胀影响有限CPI全年中枢预计在1.8%
国君宏观3月9日研报点评2月通胀数据称,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导致2月CPI、PPI均略超市场预期。往后看,研报认为海外大宗品涨价引起的输入性通胀对国内物价影响有限,不会改变CPI上行和PPI下行的总趋势。预计在基准情形下,CPI全年中枢在1.8%左右,9月份高点接近3%,四季度有所回落;极端情形下,CPI全年中枢在2.2%左右,9月份将突破3%,四季度保持在3%左右。基准情形下,PPI中枢提升至4.7%,一季度均值在8.8%左右,全年下行,四季度之前难以出现明显反弹。极端情形下,PPI在3月或4月可能出现小幅反弹,再次突破10%,但年中之后重回下行趋势。
以下为研报摘要:
2月CPI同比上涨0.9%,与1月持平,环比上涨0.6%。考虑到春节错位因素后,CPI已经基本恢复到季节性。食品价格多数上涨,鲜菜、水产品、鲜果价格环比分别上涨6.0%、4.8%、3.0%,但猪肉仍是最主要拖累项。节后猪肉需求走弱而供给充足,价格环比下跌4.6%。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4%,一方面是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推动汽油、柴油分别环比上涨6.2%、6.7%,另一方面文娱消费和近郊游热度上升,电影演出票、民宿价格环比上涨9.3%、2.2%。
2月PPI同比上涨8.8%,较1月回落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5%。输入性通胀导致生产资料价格由下降0.2%转为上涨0.7%,上游原材料面临涨价压力。国际方面,俄乌冲突加剧推动原油和部分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国内价格上行,其中石油开采、精炼石油产品、有机化学原料、有色冶炼加工价格分别上涨13.5%、6.5%、2.9%、2.2%。国内方面,保供稳价政策下,煤炭价格价格继续回落,钢铁价格小幅上行,煤炭采选、钢铁冶炼加工、化学原料和制品分别下跌3.5%、1.9%、1.3%。
PPI-CPI剪刀差进一步收窄,PPI向CPI传导整体较弱。2月PPI-CPI剪刀差从1月的8.2%进一步收窄至7.9%。PPI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价格表现均略强于季节性,CPI家用器具价格环比强于季节性,但交通工具、通信工具等均弱于季节性,反映PPI向CPI仅是结构性传导,整体仍然较弱。
CPI展望:猪周期仍是CPI上行的最大动能,消费复苏、输入性通胀等因素也有一定支撑。截至3月8日,全国生猪均价跌至12.2元/千克,逼近去年10月低点。猪粮比跌至4.5以下,养殖户亏损加速产能去化,利于年中左右开始的猪价反弹。考虑春节错位因素后,核心CPI半年来首次超过季节性,继续关注后续消费复苏对物价传导的拉动。海外输入性通胀将一定程度上推升国内CPI,但从商品的自给率、对CPI影响权重这两个角度来看,冲击相对有限。
(1)基准情形下,生猪全年均价14.6元/千克,布油全年均价100美元/桶,CPI全年中枢约1.8%,9月份高点接近3%,四季度有所回落。
(2)极端情形下,生猪全年均价18.0元/千克,布油全年均价超过120美元/桶,CPI全年中枢在2.2%左右,9月份将突破3%,四季度保持在3%左右。
PPI展望:输入性通胀压力下,PPI回落速度将放缓,个别月份甚至可能会出现同比读数反弹,但整体下行趋势大概率不变。
基准情形下,PPI中枢提升至4.7%,一季度均值在8.8%左右,全年下行,四季度之前难以出现明显反弹。极端情形下,PPI在3月或4月可能出现小幅反弹,再次突破10%,但年中之后重回下行趋势。(编辑:Lea)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