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看后市:市场估值基本合理,现在是具备较大吸引力的时刻

来源:东东有鱼私募网 2022-02-28 17:46:37

上周市场情绪受到地缘局势严重干扰,全球金融市场展现出极大的波动性。
沪深股市走势相对海外市场更为抗跌,一方面,原油、黄金等期货品种前半周大涨带动沪市采掘和有色等权重板块走强,有效抵御了指数的下跌;另一方面, 随着俄乌冲突演进,美联储3月加息0.5个百分点的预期降温,令赛道股再度活跃,从而推动了创业板的走强。
在众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市场分化在激烈地上演着,后期投资该如何面对?

于翼观点| 俄乌冲突加剧市场波动,市场弱势震荡

本周市场依然处于阶段性低位弱势震荡之中,行业轮动也处于较为混沌状态。 周四深夜爆发的俄乌冲突成为本年度首个黑天鹅事件。 受此影响全球资本市场产生巨幅震荡,欧洲股市的日内跌幅超过 5%。
根据以往历次地区性战争爆发的影响看,军事冲突的影响并不会改变资本市场中长期的规律,但确实会对短期的运行形成冲击。由于 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钾肥、铝、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出口国,价格上涨的趋势在全球的商品期货市场已经开始相应体现
对于A股市场,笔者维持前期关于 “政策底已现,市场筑底需要时间”的总体判断。近期国内实质性的利多政策在持续推出,东数西算作为年度重大的新型基础建设工程出台,构成新老基建齐发力局面,对于稳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海外方面,美国高企的通胀倒逼美联储边际收紧流动性,尽管还没有明确加息进程,但是美国国债10年期的利率曾一度迈过2%的水平(上一次是在2019年中)。 西方针对俄罗斯全面的制裁将会逐渐展开,总体而言,因为商品供应端将因为制裁进一步加剧紧张, 全球的高通胀环境亦将更难消除
从资金方面看,北上资金因全球避险情绪发酵出现多日连续的流出,随着欧美股市的下跌加剧,外资的流出或将继续。近期,国内的基金发行受阻明显,多只产品出现预警清盘等连锁反应也会导致增量资金保持更加观望的情绪。
这些宏观因素导致 市场较难出现持续性的趋势行情,行业风格的轮动体现更为极致,操作上容错率也会下降,对于参与者而言, 无论是仓位还是品种选择都应该保持谨慎为主

汐泰观点|俄乌冲突只是短期的小浪花

本周在俄乌地缘政治的影响下市场震荡,但是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成长行业走出独立行情。正如我们上周指出的, 在成长股估值已经比较便宜的情况下,市场恐慌情绪逐渐消退,大家注意力又重新回到基本面上
后续来看,宏观不发生重大恶化的前提下,成长股估值不是必然会跌到18年的水平。只要成长行业基本面没有什么重大变化,看长一点吸引力都很大。宏观关注的重点还是美国货币政策、中国的经济形势以及政策,俄乌冲突只是短期的小浪花。

聚鸣观点| 市场回归基本合理的状态

跟一个月前相比, 现在唯一的变化就是市场对于美国流动性收紧的担心在钝化。从过去的经验看, 美国一旦开始真的加息,市场反而会上涨。而国内微观流动性方面没有大的变化,短期来看,整个市场变成存量博弈,难以形成全面的机会。
年初以来赛道股下跌,调整的核心原因是这批股票经过两年的上涨,估值太贵了,其实贵和便宜是市场流动性和信心的一个表征。
去年市场流动性好,赚钱效应还可以,这些股票维持在较高的估值,但今年年初受到美国的收紧预期突然增强,国内的募资降到冰点等诱导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出现调整。
现在来看,对于 军工、新能源、电动车、CXO等板块,从增速、某些指标股的竞争格局,以及所处的估值水平看,回到基本合理的状态。正常来讲,要开始有所分化了。
在经历年初调整后,市场基本回归估值合理区间。 这两年的赛道投资将转向个股投资;而非赛道领域里,总体处于中位偏低的位置——可谓“市场具备较大吸引力的时刻。
配置上注重适度均衡,长期看好A股成长类资产,比如军工、新能源,以及去年受损的中游制造业、疫情复苏等具有安全边际和较为确定性的板块。

券商观点

中信证券:地缘冲击高峰已过,A股"三底"已依次确认!围绕"两个低位"布局

中信证券认为,地缘风险冲击的高点或已过,风险扰动主要体现在情绪层面,3月将进入稳增长政策初步效果观察期,预计后续政策将持续加码并进入集中发力期, A股“三底”已依次确认,建议保持较高仓位,紧扣稳增长主线,坚持行业和风格两个维度的均衡配置,围绕“两个低位”布局。
首先,地缘风险对全球市场冲击高峰或已过,俄乌冲突进一步扩散的可能性相对较低,扰动影响预计将趋弱。
其次,对历史上6次地缘冲突事件复盘显示,地缘冲突并不改变中美股市中期趋势,预计俄乌冲突亦不改A股中期向好和美股中期调整的趋势。同时,预计3月美联储将加息25bps,幅度低于前期预期。
再次,3月全国“两会”预计将更加强化稳增长政策预期,并明确全年5.5%的GDP增长目标,政策将持续加码并进入集中发力期。
最后,A股“三底”已依次确认,外部冲击扰动的高点或已过,内部基本面预期在政策支持下进入修复通道。
建议坚持行业和风格两个维度的均衡配置,围绕“两个低位”积极布局。具体包括:基本面预期处于相对低位的品种,重点关注前期受成本问题压制的中游制造,如汽车及零部件、光伏风电设备等,基本面预期仍处于低位的 航空和酒店

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的品种,建议关注地产信用风险预期缓释后的优质开发商、建材和家居企业,现金流明显改善的通信运营商,新基建领域的智能电网及储能和受益“东数西算”的数据中心和云基础设施,受部分龙头下跌冲击后的港股内容驱动的互联网龙头,以及具备新材料等新业务发力能力的精细化工企业

国泰君安证券:低估值仍然占优,把握稳增长,布局消费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 外部事件影响下,通胀有扰动,风险资产逐渐脱敏。风格上,低估值板块仍占优,应当聚焦前期盈利受损、具备边际改善动力的方向,把握稳增长,布局消费。
受俄乌冲突等外围事件影响,本周市场震荡下挫,沪指收跌1.13%,风格层面呈现结构性的再平衡。短期来看,在盈利下行压力尚未缓解、全球流动性拐点已至的背景下, 风险偏好成为市场的主要扰动因子。
关于俄乌冲突,其一影响风险偏好,当前避险情绪占据主导地位;其二,通过影响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供给,进而抬升全球通胀预期。
从中期视角来看,国内经济的复苏仍是核心。考虑到房地产领域边际放松(首付比例、限购限贷放宽),宽信用预期再次升温,信用周期→盈利周期的驱动将提振稳增长行情修复。
行业配置: 聚焦前期盈利受损、具备边际改善动力的方向,寻找低估值与盈利改善的交集,推荐: 基建/消费/金融/消费电子等
中金公司:A股“情绪底”有望逐步确认
中金公司表示,展望后市,目前政策底已经相对明确, 一月份超预期的信贷社融数据进一步确认“政策底”,如果地缘、疫情等不再继续超预期,“情绪底”有望逐步确认,后续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增长底”也可能在一季度到二季度左右逐步出现,后续对大市无须过度悲观。
从结构上看,成长股在前期的大幅回调中风险已经有所释放,逐步在进入“逢低吸纳”的阶段;“稳增长”板块波动加大,但后续可能仍有表现空间。而整体来说, 市场风格相比前期“稳增长”跑赢,有可能逐步向相对均衡的阶段过渡
海通证券:扰动渐去,正是布局春季行情的好时机
海通证券表示,近日俄乌冲突大幅升级,2月24日海内外股市均大跌,当日沪深300指数创下过去一年新低,上证综指最低下探到3400点。俄乌冲突在短期内明显地影响了投资者们的风险偏好,但是我们认为这种冲击将会逐渐消散,当前正是布局春季行情的好时机。
历史数据显示,区域冲突对股市影响较短,参考14年,俄乌冲突对股市冲击可能渐去。市场开年下跌源于俄乌冲突及美国加息预期扰动,扰动消散,稳增长的春季行情正当时。 市场风格正从价值领涨走向成长领涨,如低碳经济中的光伏风电、数字经济中的云计算数据中心
中信建投证券:市场仍处于有利窗口期,A股将面对四大挑战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俄乌冲突和北约制裁后续变数不少,但市场仍处于有利窗口期,随着两会的临近基建链稳增长行情已经开始逐步兑现。
后续随着美联储3月加息预期的降温、国内长端国债收益率的回落,成长板块环境改善,看好 景气度较高的功率半导体、光伏,预期边际改善的CXO等,同时关注受益于俄乌冲突的铝、原油链,受益于煤价下行的火电,获得政策支持的数字经济等。
从中期来看,A股仍将面对四大挑战:经济见底期带来业绩下行压力、政策有其节奏与力度、美联储加息周期、美国中期选举年的对华政策。
配置上稳字当先:把握“ 三低一改”(低位低估值低拥挤度基础上有基本面边际改善预期), 高股息做底仓、逆周期上行行业为主力、低配行业边际改善做主题
兴业证券:市场迎来阶段性修复,3月仍是重要观察窗口
兴业证券表示,市场迎来阶段性修复。当前,随着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恐慌有所缓解,交易拥挤度降至历史低位,主力资金提前回流加仓,ETF增量资金持续流入,医药、“新半军”等板块引领市场阶段性修复。但短期内“V型”反转的概率不大,3月仍是重要观察窗口。
投资策略:短期,一是 在调整较多的医药、计算机、“新半军”中自下而上寻找符合“小高新”特征的标的;二是俄乌冲突下涨价预期强化的石油石化等 大宗资源品;三是“稳增长”下 金融地产等板块的低估值修复。
长期,继续聚焦科技创新的五大方向。1)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特高压等),2)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3)高端制造(智能数控机床、机器人、先进轨交装备等),4)生物医药(创新药、CXO、医疗器械和诊断设备等),5)军工(导弹设备、军工电子元器件、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华西证券:反复磨底更坚实,三条主线逢低布局
华西证券表示,受地缘突发事件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导致全球资产波动加大。鉴于我国具备完备的产业链,且国内通胀压力不大,人民币资产已被赋予避险属性,预计海外风险事件对A股市场的扰动偏短暂。
后续全国两会将召开,预计稳增长政策仍将密集落地,A股仍处于政策红利期;另外A股企业陆续进入年报一季报披露期,盈利维持高增长及景气反转的板块将成为主线。
配置上,三条投资主线逢低布局:一是政策“稳增长”配置品种,如“银行、地产、建材建筑”等;二是受益提价(涨价)预期的,“食品饮料、养殖、农产品”等;三是受益于政策(扶持)推动的主题相关,“新能源(车)、数字经济、东数西算、三农”等。
国盛证券:短期未到决断时,农历年行情继续,均衡反弹有望延续
国盛证券认为,近期市场的核心特征,就是风格重回收敛且主线不明。随着旺季开工复产的逐渐临近,前期稳增长落地效果即将迎来重要观测期,未来1-2个月,是 A股重要的决断窗口,我们就市场的中期走向的两种情景展开推演。
复盘21世纪以来四次较为典型的地缘冲突期间资本市场表现,局部战争并非决定市场走向的变量。且 本次俄乌冲突中,外资仅小幅流出,人民币更是创下2018年中以来的新高,因此即便俄乌局势继续升级,也不会对A股形成更大的负面冲击。
从短期视角来看,当前至两会期间,处于胜率和赔率都不错的窗口期,农历年行情有望继续, 高景气赛道的交易底或已出现,风格大概率偏均衡;但在中期维度下,增量资金加速入市、全球利率下行的趋势已经发生转向,单纯的景气追逐策略大概率会失效。
就现有情况看,我们依然处于经济弱、信用起的宏观组合,未来进一步的走向需要等待后续决断,但不论何种情形, 加大相对低仓位和低估值板块的配置都是必要的
策略建议与行业推荐:(一)信用条件走宽趋势确认,经济惯性下行政策力度升温,推荐优质银行与国企开发商、建筑/建材;(二)市场情绪自底部修复,推荐新基建发力方向的通信、数字经济概念催化下的计算机;(三)地产周期中估值相对低位的家电,以及困境反转概念的旅游出行。
浙商证券:预计4月迎来成长阶段反弹
浙商证券表示,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不同于2019年和2021年,需关注 部分宏观变量的潜在影响,一方面国内稳增长进展,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节奏和美股波动。
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三低”配置策略,也即, 以“三低”(低估值、低股价、低持仓)为锚挖掘“双长”(稳增长和新成长),而目前存量博弈的市场特征,两者演绎或呈现跷跷板效应。
展望二季度,我们预计,成长股的反弹窗口或是3月下旬至4月。原因在于,一则,宏观视角,4月是美联储加息预期的边际缓解窗口;二则,中观视角,2022年一季报预告的陆续披露有望提振市场情绪。其中,除了赛道股的超跌反弹外, 新成长中关注汽车电子、半导体材料和模拟设计、专精特新等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