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固收:从“社融底”到“经济底”,债市何去何从?
平安固收2月25日研报称,“社融底”2021年10月确认后,“经济底”至今尚未出现,回顾过往,该过程阶段大约在3-6个月左右,以此可推,本轮“经济底”最早在2022年3月确认,晚则年中,央行或有定向降准行动。向后看,2月最后一周仍处于消息真空震荡期,3月多空各方消息逐渐落地消化,建议以震荡市参与。研报建议,10年国债、国开债升至2.8%、3.1%以上时,可逐渐积累仓位。
以下为研报摘要:
2021年10月“社融底”确认,但至今“经济底”尚未出现。在此阶段,债市不断在“宽货币”和“宽信用”预期中摇摆,难以寻觅方向。因此,本文将回顾以往四段“社融底-经济底”阶段的经济、政策和债市,为当下市场交易提供一些策略参考。
2010年以来的四段“社融底-经济底”带来的三大经验:
1)从“社融底”到“经济底”大约是3-6个月:以往4轮,“社融底”到“经济底”分别是6、3、4和6个月。政策行动越密集、力度越大,经济底出现的越早。
2)央行可以在“经济底”出现前停止宽松:如2012年“社融底”和“经济底”分别出现在5月和10月出现,但央行在7月之后就没有宽松行动了。但也有例外,比如2015年。
3)当央行处于观望期,市场对利空偏敏感,例如股市大涨、社融超预期以及地方债发行放量。
本轮“经济底”最早在2022年3月确认,晚则年中,央行或有定向降准行动。本轮社融底在2021年10月出现,同时2022年房地产政策放松较为缓和,指向“经济底”出现较以往或偏晚一些的。根据信贷脉冲等指标的指引,预计本轮需求指标触底或最早在3月确认,晚则年中确认。从以往的经验看,在“社融底”的3个月后,哪怕“经济底”尚未确认,央行也并不着急加码宽松了。因此,市场对后续央行加码宽松不宜打的过满。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及“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实施更加优惠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或指向后续定向降准仍有可能。
向后看,2月最后一周仍处于消息真空震荡期,3月多空各方消息逐渐落地消化,建议以震荡市参与。随着近期的调整,市场多空情绪有所平衡,多头赔率有所修复,后市即将迎来3月消息集中释放期,包括月末PMI数据、两会和政府工作报告、出口数据和央行对资金面的操作。策略上,市场缺乏消息支持的情况下,建议交易盘以保守操作为主,结合资金面、市场情绪轻仓博弈波段机会。对于配置盘而言,2022年后续暂时作为震荡市参与,在没有观察到经济比较强力的发力点出现以前,谈及趋势熊还是略早,10年国债、国开债升至2.8%、3.1%以上时,可逐渐积累仓位。
风险提示:经济走势超预期,原油价格超预期上涨,国内外货币政策提前转向。(编辑:Lea)
关键词: 何去何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