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固收:地产或进一步放松,债市风险在积聚
国盛固收2月23日研报称,市场对稳增长和宽信用愈发乐观,是导致利率阶段性回升的主要原因。当前经济基本面依然偏弱,基本面改善会滞后信用的回升。房地产调控政策放松区域可能将进一步扩大,债市风险在积聚,杠杆策略相对占优。
以下为研报正文内容:
房地产政策放松信息影响下,周二利率债出现明显的调整。周二10年国债利率上行了3bp至2.83%,此前交银更为拥挤的5年期国债利率上行了6bp。1年期国债利上行了5bp。利率曲线出现平坦化的上移。本次债市调整,主要是受一线城市广州下调首套和二套房按揭利率20bp的影响。地产政策放松,将改善市场对宽信用和经济的预期,从而导致债市出现调整。
市场对稳增长和宽信用愈发乐观,这是导致利率阶段性回升的主要原因。我们拉长一点时间维度来看,1月24日是阶段性利率低点,央行超预期降息后,10年国债利率下行至了2.68%。从低点至今10年国债利率已经上行了15bp。1月信贷社融数据超预期是利率调整的导火索,这既体现了稳增长的决心也体现了政策面有能力宽信用。而地产调控政策放松的地方增加,进一步增加了市场对宽信用的预期。市场对稳增长和宽信用预期改善,使得利率债持续调整。
当前经济基本面依然偏弱,基本面改善会滞后信用的回升。虽然当前是数据“真空期”,但是可以从一些高频数据来观察经济的走势。首先是消费需求偏弱,今年春节旅游收入2892亿元,同比下降了3.9%。并且1月CPI食品反弹弱于季节性。地产销售面积增速处于低位,这会拖累地产相关的消费。因而消费依然偏弱。而虽然1月基建新开工项目同比出现大幅回升,但水泥生产指标维持低位,资金尚未有效转化为实物工作量。社融增速领先GDP增速2-3个季度,当前宽信用才刚起步,短期内还没有传导至经济基本面。
后续关注基建投资落地情况。我们在此前的报告《年初以来项目开工情况如何?》中梳理过1月的项目开工情况。17省市1月重大项目和其他项目合计开工金额为4.84万亿,可比口径较去年1月增长了68.6%。稳增长压力下,今年项目开工加快。但是尚未有效转化为实物工作量。由于去年4季度专项债资金将在今年使用,以及年初以来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因而基建项目的资金依然较为充足。项目和资金都有支撑,后续关注施工进度,资金转化为实物工作量的情况。
房地产调控政策放松区域可能将进一步扩大。当前菏泽、重庆和赣州部分银行降低了首付比例至20%。广州6大行则是降低了按揭利率20bp。郑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提出要“大力推进安置房货币化安置,鼓励动迁群众、特别是已经首套房安置的实行货币化安置”。因城施策下,我们判断后续仍有地方会放松地产调控政策,除了降低按揭利率和首付比例,限购政策也可能会调整。在需求侧刺激下,居民购房需求将会逐步修复,2季度地产销售有望收窄。地产销售回款是房企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随着地产销售的恢复,房地产投资有望在下半年回升。
债市风险在积聚,杠杆策略相对占优。正如前文所述,房地产调控政策放松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而基建项目和资金较为充裕,不排除施工加快,并带动基建投资回升的情况。地产和基建投资逐步回升,将带动信用宽松和经济回暖。因而长端利率的调整风险会逐步加大。正如前文所述,当前经济基本面依然偏弱,货币政策有望维持偏松基调,因而资金面将保持平稳。在这种环境下杠杆策略相对占优。
风险提示:政府债券发行节奏超预期;货币政策调整超预期。(编辑:Lea)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