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探秘】乐普生物港股招股 无商业化产品 时隔一年估值不升反降

来源:东东有鱼私募网 2022-02-10 16:54:10

2月10日,乐普生物-B宣布,将于2月10日至2月15日招股,拟发行1.26亿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另有超额配股权15%。

招股价区间为6.87-7.38港元,对应113.94亿――122.40亿市值港元;每手买卖单位1000股,打新入场费约7455港元;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担任联席保荐人;预期将于2022年2月23日在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乐普生物所处的肿瘤药市场规模较大,且公司现有近50项专利在手。但公司目前尚无商业化产品,肿瘤药物面临集采大幅降价风险,且公司IPO估值低于2021年4月最后一轮融资时的估值。

一、公司简介

乐普生物是一家聚焦于肿瘤治疗领域的生物制药企业,公司已构建多个肿瘤产品管线。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的产品管线中有八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三种临床前候选药物及三种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的联合疗法。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启动28项临床试验,其中三项已进入注册性试验阶段及两项正在美国进行。

二、行业分析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肿瘤药物市场以及中国及美国肿瘤药物市场增长强劲,全球2020年肿瘤药物的市场规模为1,503亿美元,预期将于2025年达3,048亿美元,于2030年达4,825亿美元,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6%。

乐普生物主要为中国患者提供服务,中国2020年肿瘤药物的市场规模为286亿美元,预期将于2025年达603亿美元,2030年达990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1%,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4%。

三、公司财务分析

根据招股书,乐普生物目前尚无商业化产品,因此无主营业务收入,处于亏损状态。

2019、2020两年,该公司分别产生经营亏损人民币4.54亿元、5.2亿元,亏损呈现逐年扩大趋势。去年前八个月亏损6.62亿元,同比几乎扩大一倍。

细分来看,乐普生物主要亏损来源于研发开支。2021年前八个月,该公司研发开支高达5.1亿元,同比增长260%,占总亏损的比例接近八成。

四、一手中签率预测

截至发稿,乐普生物已经超购近3倍。近期仅有这一只新股招股,资金不会被分流。预计最终超购倍数在15倍左右,可能会触发30%回拨,一手中签率在40%附近。

五、其它亮点

截至最后可行日期,该公司拥有11项中国授权专利、20项美国授权专利、9项日本授权专利、7项欧盟授权专利及韩国、澳大利亚、智利、印度、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新西兰及以色列各1项授权专利

此外,公司目前还有74项专利正在申请中,其中包括中国内地15项及海外司法权区(如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及欧盟)59项,涵盖单抗结构、靶向表位、CMC、用途、生物制剂剂型及适应症。核心产品主要通过收购和联合开发进行的。

六、风险提示

1. 公司尚无商业化产品

目前公司尚无商业化产品,现有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前及临床开发的不同阶段。公司计划于未来两年向FDA或国家药监局提交若干候选药物的NDA申请。然而,肿瘤药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倘若公司未能按时实现商业化,这将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 肿瘤药面临集采风险

截止目前,国家带量采购已落地“五批六轮”,共纳入肿瘤药19个品种、48个品规,拟采购金额累计超过50亿元。其中,国采前五轮中标的品种数量稳定在3个;而到了第六轮(第五批),数量飙升至7个,可见,集采纳入肿瘤药的范围在加速扩大。

从降价幅度看,各肿瘤药集采的中标价,与集采前全国中标价中位数相比,平均降幅达68.12%。

可以预见,伴随国家集采常态化、制度化的开展,市场同类竞品的准入,未来肿瘤药在集采中的降价幅度将保持在50%以上,中标价降低70%以上或将成为主流。

3. 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 时隔近一年估值不升反降

招股书显示,乐普生物C轮投资者的入股成本较本次IPO发行价中位数溢价15%,这表明该公司时隔近一年,估值不升反降,值得注意。

关键词: 新股 估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