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大新镇:打造法治小区“新样板” ,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资料图片)
“如果接到陌生人的电话、短信要求转账汇款,大家一定要有所防范,这极有可能是诈骗!如有疑问可以到社区居委会来咨询或拨打110……”日前,张家港市大新镇大新社区邀请江苏竹辉(张家港)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静,为社区居民带来一场以《电信网络诈骗的区别与防范》为主题的讲座。
为解决社区治理中的痛点堵点问题,大新镇在市委依法治市办的指导下,以大新社区为试点,创新开展“法治小区”试点工作。今年以来,大新社区积极将“法治小区”建设融入社区区域一体化治理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大党委组织优势,链接大新镇司法所,创新打造“社区说法 法说身边事”“童言童语小课堂”等普法品牌,建强“法律明白人”“海棠花反诈”志愿团队,进一步推动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社区治理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的支持和参与。为拓宽群众反映意见的方式和途径,第一时间为群众答疑解惑,大新社区创新社区服务方法,在各小区出入口设立“书记信箱”,并同步推进线上平台。“对于群众的诉求和建议,我们会及时收集并进行民主商议,联合法律顾问提升援法议事质效。”大新社区党委副书记周强表示,大新社区将继续把法治文化建设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使群众沉浸在“抬头见法、随时知法、快乐学法”的法治社会生活氛围中,为建设“枫桥式社区”打牢基础。
解决“飞线”整治等19个群众关注度高、处理难度大的焦点问题;组织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法治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内涵饱满的法治宣传活动,覆盖人群5000余人次;开展“法律明白人”大走访活动,累计更新居民信息9203余条,排查各类风险隐患1050件……经过实践探索,大新社区在“法治小区”试点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依法管理办事效率更高,居民法治意识更强,矛盾纠纷化解更快,小区文明指数更高,居民有更强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法治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今后,我们将复制推广大新社区试点成效,以党建引领‘法治小区’建设,推动‘五治’融合,培树援法议事点,协调利用多方资源,因地制宜创造符合各自实情的‘法治小区’试点建设经验。”大新镇司法所所长蔡鸿表示,大新镇将以点带面、连面成片,实现“法治小区”全覆盖,做到法律服务与辖区居民“零距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玉琴
校对 徐珩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