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里,南京城为何来了这么多人?-每日短讯

来源:交汇点 2023-03-20 10:02:37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挤死在南京南。”原本短视频平台上用来调侃高铁南京南站的一句话,如今却可以形容南京城内哪哪儿都排队的景象。地铁里、景区内、大街上、商场中,初春的南京自天气转暖后,如变戏法般冒出人山人海,大排长队成为常态。


(相关资料图)

3月18日,南京地铁线网客运量达到352.7万人次,创下今年春节后单日客流量新高,同时连续5个周末突破300万大关。这不禁令人疑惑,南京城怎么突然来了这么多人?

让外地人心生向往,让本地人与有荣焉,南京走红,引人注目。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藏着许多值得被听到的声音。

一朵花的流量

携程数据显示,3月份以来,南京赏花景区门票预订量环比增长115%,上榜“国内20大赏花胜地”。来自驴妈妈旅游网的“春季赏花十大热门周边游目的地”榜单上,南京位列全国第四,仅次于上海、无锡、武汉。

“南京好玩的地方太多了,我们只待三天,玩不完的。”3月14日,人来人往的鸡鸣寺路边,26岁的哈尔滨小伙陈云龙和女友刚从鸡鸣文创店里“挤”出来,手上拿着新买的笔记本。牛首山、夫子庙、玄武湖,二人在行程中选择了南京最有名的景点。而吸引他们专程来到鸡鸣寺的,就是头顶的樱花。

这是南京每年春天的“顶流”,仅一棵“消息树”就牵动着万千人的心。新浪微博上有关鸡鸣寺樱花的话题数以十计,最热的一条有2.9万次讨论、1.5亿次阅读。

线上的流量,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线下客流。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治安大队民警李想告诉记者,据测算,上周六(3月18日)鸡鸣寺路全天客流量约15万人次。“我们每天身处一线,能明显感觉到今年的游客来得早,工作日和周末的人流都很大,没有明显的峰谷区别。”他介绍,今年在现场增设护栏和隔离带的时间也比往年早,分局同时加派人员驻守现场维持秩序,周末全员在岗保障,执勤警力达400人。

30岁的李女士瞅准工作间隙,从合肥坐高铁来南京玩一天。刚一下车,她和朋友就直奔鸡鸣寺,身穿汉服,徜徉在漫天樱花下。李女士告诉记者,由于交通便利,她经常来南京逛,对这座城市的文化气息很是中意。至于剩下半天的行程,二人都没想好,打算“随缘转转”就赶车回合肥。“这个季节来南京就是要看樱花啊!”

3月14日,南京另一大赏樱目的地——南京林业大学发布公告,重启中断了三年的樱花季,面向广大校友、学生家长、市民朋友开放校园,邀请大家前来赏樱,为期12天。消息一出,引爆社交平台。有媒体评价称,此番“赏花之邀”,彰显“大学之大”。

以林科为特色的南京林业大学,校园里种植着早樱、山樱、迎春樱、雪落樱等十余种樱花。开放首日,人潮涌动。从老图书馆到生物技术大楼的200米樱花大道上,站满了各个年龄段的游客。中老年人手持“长枪短炮”,青年男女手拎板凳、反光板,享受春日里的粉色浪漫。

“春天这样的时节,像南林这样的大学就应该开放给市民啊。”62岁大爷吴树彬从鼓楼下关专程赶来,手里的单反相机几乎没停过:既拍花,也拍花海里的人。

“校园里的樱花才好拍呢,和后面的建筑一配,好看得不得了。”继南林之后,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也先后宣布对外开放,市民熟悉的二月兰、梅花等一众高校“校花”,重回视野。

在春花烂漫之时首开大学校园,这是南京的浪漫。放眼城市各处,从幕燕滨江风光带上的樱花大道,到暗香浮动的梅花山,从风铃摇曳的四方当代艺术湖区,到绿野仙踪般的江心洲莫奈公园,春日里的“季节限定”,为南京“收割”流量,也俘获人心。

不经意间被治愈

起风的下午,上海路的朱氏梅花糕店前依然排满食客。豆沙味的早早售罄,从滁州过来的魏园园只能选择紫薯味。她和朋友刚从先锋书店出来,在手机上一搜附近的美食,就被“安利”到了这里。

和都市圈里的其他人一样,魏园园来趟南京相当于“逛菜场”。她去过中山陵,也带着小孩玩过海底世界。“南京对我们来说,既可以短途旅行,每次来只玩一两个景点,又能找到老家没有的资源,解决一些要紧事。”这次来南京,她用掉一天的年假,首先去皮研所给自己看了病,拎回满满一大包中药。

20分钟的单程高铁,加上大都市的公共服务,让南京和千千万万个“魏园园”有了黏性。无论身体不适,还是心情低落,总能在这座城市找到“治愈的方法”。

今年以来,南京数次冲上微博热搜,大多因为寻常小事:地铁报站音的前奏经网友剪辑,和古风音乐无缝衔接,成为短视频热门素材;公交车驶上南京长江大桥,伴随着歌曲《我爱你,中国》的解说音就温情响起,惊喜“彩蛋”让安徽小伙对南京“更有好感”;红山动物园的马来熊“老马”去世,日夜照料的饲养员深情手写一封信,没过多久,园里的大熊猫又当众跳起舞蹈,被网友笑称“好会营业”;按国标上限设置的红绿灯,自带倒计时功能,有游客好奇“南京的红绿灯都这么大吗”……社交平台上频频出现,“总要来趟南京吧”成为网络热词。

连土生土长的27岁南京小伙潘诚都觉得,自己对这座城市的印象还在刷新。过去两年,他打卡了青奥双子塔楼下的街边蔷薇,去了文艺气息突然拉满的明华新村,甚至在疫情期间抓住“机会”,吃到了遍布城区各处的新开火锅店、烤肉店,“不用排队”。“街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冒出一家小众咖啡店,每天都经过的地方说不定会一夜‘爆火’,能让人感觉到,这座城市是在不断生长的,时刻保持着生机的。”

家门口的一条小河,有时也能给人惊喜。距离鸡鸣寺1公里不到的珍珠河,过去两周“意外”走红。北起北京东路、南至文德里桥的800米河道一侧,开满粉色樱花。春风吹过,落英缤纷。买菜经过的老人、午间散步的上班族、肩挎相机的背包游客纷纷驻足,从早到晚,河道两侧时常水泄不通。

“小伙子,麻烦你给我拍张照!”70岁的南京人叶子(化名)阔别三年重回故地,对眼前的景象异常惊喜。他在一旁的成贤街住了二三十年,孩童时和同伴畅游珍珠河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后来叶子迁居青岛,每年回宁探亲、上坟成了他雷打不动的规矩。“这次回来尤其不一样,竟然开满了樱花,多漂亮啊,几年前这儿还是条臭水沟哦!”

走进本地生活

要离开南京的当天下午,25岁的吉林人韩君薇拖着行李箱,再次来到位于市中心的科巷,加入“草鸡蛋现做蛋糕”店门前的排队大军。“我来南京第二天就来他家了,真的蛮好吃,临走前想再吃一次。”她没想到自己跨越两千公里山海而来,把仅有的“二刷”给了一家街边小店。

全长400米的科巷正是靠这些小店成为南京“网红”街。这里集聚了220余家各类便民小店、10余家网红小店,是南京主城区知名度最高的“老字号”品牌街区。古早万丹、科巷炸鸡、三姐酒酿、张果佬、炸藕团等常年挤满食客。社交平台上,甚至有人专为科巷小吃制作攻略,排队时间、推荐指数等一应俱全。

一句“来科巷,逛菜场”,过去两年一度在本地生活圈流传。2020年,62岁的科巷菜场启动升级改造,变身“科巷新市集”,成为一家新型社区商业综合体。走进市集,生鲜蔬菜、小吃餐饮、修补缝洗、适老休闲、便民服务等分区一目了然,大到手扶电梯、浮雕墙,小到指示牌、信息屏,种种设计兼具功能性与颜值。

改头换面的科巷新市集,成为南京最早一批网红菜场的代表。在小红书平台上搜索“科巷”一词,相关笔记超万条。长长的队伍中,循着导航找来的外地年轻人越来越多。“我只在南京待一天,上午去完中山陵,下午就来了这。”在一家网红小吃店门口,滁州人刘女士手捧排队半小时买来的炸藕团,刚咬一口就被朋友拽走赶高铁,她告诉记者,自己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博主推荐,专门来体验一把南京当地生活。

这是新一代消费群体的特征:热衷打卡、在意体验、看重场景、拒绝奢靡,却能接受一定程度的符号化消费。他们穿着讲究,却喜欢埋头扎进陌生城市的寻常巷陌,找最不起眼的街头小吃,体验市井里的风土人情。

开在文体西路的南湖胖子砂锅店老板孙贵林,早已习惯这样的场景。工作日的下午3点,他的小店依然没有空位。慕名而来的食客接二连三,许多人的桌子上除了放一碗牛肉砂锅,通常还有一杯马伍旺奶茶、一盒陈家鸭子:砂锅店所在的南湖地区,号称南京的“美食天堂”和“宵夜江湖”。

孙贵林坚称自己不做宣传,来吃的都是熟客,但他整日躲在后厨也能听出,外面的客人分明来自天南地北。尤其是今年开春后,总共不到10张桌子的砂锅店每天要卖出600碗,比疫情前多出一半。细心的老孙偷偷算过,外地游客占比三成,年轻人则超过65%。一到饭点,他和手下六七名员工就“一下子忙不及”。

过去两年,南湖地区先后启动两期城市更新工程,以“小规模、渐进式”手法复刻上世纪末的城市场景。南湖公交场站、南湖咖啡厅、南湖水果、麻油菜包等街边小店和基础设施招牌一换,走起怀旧风。生活博物馆里的老物件、颇具年代感的老式乒乓球桌、人行道上的“跳房子”方格……承载着数代人集体记忆的南湖东路,被不少年轻博主描述为“南京最值得逛的路之一”。

给自己一个机会

大学最后一年,21岁的长春人段佳琦选择给自己一个Gap Year(间隔年)。今年1月以来,她放弃了随波逐流找工作,而是从祖国的东北跑到4000公里外的西南。昆明、大理、淮安、盐城、南京,她辗转多地旅行,“成年之后,我好像从来没体验过那种身心自由的生活,在踏入社会之前,我想给自己一个机会。”

用她的话来说,大学三年像是从“一个牢笼”换到“另一个牢笼”。刚上大一,疫情来袭,此后三年陆续遇上校园封控。最长的一次,她在宿舍待了两个多月,三餐靠学生干部和宿管阿姨派送盒饭。“那段时间太黑暗了,整个人昼夜颠倒,每天没有目的地熬夜。我将近一个多月没吃上水果和零食。”

踏上旅途后,段佳琦尽可能地慢下脚步,体验到访的每一座城市。她不喜欢随波逐流跑去打卡,而是寻找本地人经常去的小众地点。在大行宫地铁站转车时,她听到一旁当地学生的推荐,随后坐了半个小时的网约车,去找一家藏在居民区里的小菜馆。巷子里的路越来越窄,习惯了北方城市格局的她一度不敢往里走,找到之后却发现依然排队。

“在东北,老板把点菜当成社交,站在桌边和你聊一通。但在这儿,我们得手写菜单,递给后厨的老板。”段佳琦说,南京菜馆点菜的方式让她奇怪,但出来旅行,就是为了体验不同地方的习惯。排队30分钟后,她终于吃上心心念念的推荐菜。“和东北菜调制出来的甜味不同,南京菜的甜带有食材本身的鲜。你别说,还真挺好吃。”

在南京待了一周,段佳琦慢慢喜欢上这里的生活。她跟着社交平台的推荐另辟蹊径,去了一处小众的日落观景点——下关西火车主题公园。晚霞洒在脸上,她顿时被治愈:“太羡慕南京人了吧,可以有这么一块地方,能看到长江和日落,在这儿坐一会儿,心情会好很多。”

她记得南京人的好,热情、开放又包容。听到她和朋友讨论行程,地铁上的学生会主动推荐好吃的小馆。坐在一旁同看日落的中年大叔目测她们是游客,会力劝哪哪儿人多,“不要去”。

接下来的大半年,段佳琦还会去其他城市,她努力填满自己的Gap Year,让生活变得充实。“我从小到大接受到的教育就是,‘你要等到什么时候再去做相应的事’。但我不想让自己按部就班地被安排。旅行也好,独处也罢,我在外面接触到的广阔天地,都会告诉我答案。”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董翔

编辑:王苏禾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