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徐沙河畔觅春光

来源:睢宁县广播电视台 2023-03-12 19:51:26

讲述故事、传递智慧、品悟生活,


【资料图】

无线睢宁《夜读》又和大家见面了!

捧一湾睢宁的深情,采一缕睢宁的月光,

《夜读》陪你入眠。

文字:王俊章 朗读:宁可

01.

二月春风来,我喜欢流连徐沙河畔了。

沿着中山路桥北端的小道,可以进入徐沙河畔的木栈道。刚踏入小道前行,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飘入鼻孔。我深吸几口,不禁有些心旷神怡了。抬眼望去,两棵蜡梅竟然繁花满枝。淡黄的蜡质花朵,虽失去了光泽,但依然保持着冬日侠女的风采。我伫立良久,不愿离去。透过蜡梅花,我看到中山路桥了。

徐沙河,睢宁县城南端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大河。河上横跨着三座形态各异的大桥,是睢宁县南部独特的风景。中山路桥,是一座古典质朴的桥,三跨连拱,上端是蓝色拱形,如弧状虹霓。文学大桥,是一座雄伟壮观的桥。主桥设两个斜塔,间距18米。两个斜伸的塔身宛如两只张开的巨臂,拥抱着蓝天,呼唤着远方。红旗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桥。原红旗桥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为钢筋水泥拱桥。新建的红旗桥外形像上海外滩的外白渡桥造型,显得格外漂亮大方。三座大桥的通车,带给睢宁人更多希望和梦想。

来到木栈道,漫步前行。两边是消尽了残雪而呈现微黑的树木,有挺拔的水杉,有舒展的梧桐,有婀娜的垂柳。地面枯草盘踞,偶尔有婆婆纳涌出簇簇娇嫩的绿叶,三五朵淡紫色的小花像闪烁的星星明亮着,让人惊艳不已,如顽皮的孩童嬉笑着,让人忍俊不禁。

02.

徐沙河南岸传来隆隆的挖掘机声。最下方的挖掘机从河底铲起泥土,转身向上放下,第二台、第三台依次将泥土向上翻。挖掘机伸展着长长的手臂,不知疲倦地劳作着。

一位80多岁的老人,坐着小板凳,身边放着一个茶杯,脖子上挂着一个小收音机。收音机里正播放着柳琴戏,可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南岸的挖掘现场。他说,徐沙河是1958年开挖的一条人工河。

那年,他16岁,在徐沙河工地拾篮头,也就是大人将河底泥土用小车拉到岸边倒掉,他负责将盛泥土的篮头捡起放回车上。他说捡篮头看似轻松,但因为他年纪小,又吃不饱饭,常常累得筋疲力尽。

那时,生产队长为了激发人们的干劲,就组织喊口号。“家住睢宁县,不吃也照干!”“家住睢宁城,不吃也能行!”老人回忆着,最后感慨地说:“那时,集全县之力,扒出的河只有现在的五分之一。”

如今的徐沙河,河底拓宽到50米,河口达300米。估计3月下旬通水,那时的徐沙河水面宽阔,绿水荡漾,轮船来往,人们驻足岸边看到的是富裕,是希望,是远方!南岸将建成沿河花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人们漫步其间,心中充溢的是甜蜜,是幸福,是诗意!

今天的夜读到这里就结束了

愿你今晚睡个好觉,晚安

主播|宁可

一审丨苹果二审丨李璇三审丨张思考监制丨刘砾

总监制丨鲁晓波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