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节气过成节!南京这所小学特色德育展演活动火出圈_环球观焦点

来源:扬眼 2023-03-06 20:57:12

春雷响,万物长。今天是“惊蛰”节气,在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一场以节气文化为主题的展示活动精彩上演。孩子们化身田间的“小竹笋”,和校园问学亭里的“王阳明”来了一场穿越古今的对话,用武术、合唱、舞台剧、创意班会等融合形式探寻节气背后的文化密码。据悉,本场展示为南京建邺区“探寻节气文化,感受中华之韵”德育主题活动的一部分,当天学校还推出了节气画展、行走的节气文化展、问学亭及王阳明群像落成揭幕仪式。校长潘文彬表示,希望通过多种形式在校园内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


(资料图片)

赏节气之美, 了解自然的时间坐标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二十四节气的轮回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也记录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独特关联。在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节气文化的传播已融入了校园的日常教学和活动中。

当天的节气主题展示活动,建邺区教育局、区教师发展中心等单位领导和嘉宾一行参观了学校的节气文化特色展区。在视觉•节气展区,学生们通过对节气进行研究做出了分享和展示,用画笔绘出他们眼里的节气;在种子博物馆,陈列着同学们在去年秋天收集的各类农作物的种子。今年立春,有同学把种子种了下去,想研究他们的生长情况。四年级的潘乙墨同学告诉记者,从目前生长情况来看,部分种子的播种时间似乎有些早了。“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看来我们还是应该顺应节气进行种植。”潘文彬介绍,学校将节气文化与语文、科学、美术、音乐、综合实践等学科进行了融合,让二十四节气成为培养孩子认识自然万物的时间坐标。

探节气奥秘,追寻传统文化密码

“据说气象意义上春天就是从惊蛰这一天开始的,我们想研究惊蛰这天除了会打雷,还有什么其他变化?”展演现场,五三班的同学将班队会搬上了舞台,和大家一同探究起节气的奥秘。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分小组进行研究学习,并现场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记者了解到,每一个节气到来,中华附小的学生们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跨学科活动,用绘画、劳动、歌唱等方式了解传统文化。语文课上,老师会准备节气有关的诗词,带领孩子们配着音乐诵读;美术课上,老师鼓励学生观察节气变化,手绘四季美景;24节气和植物生长有哪些关联?如何利用有机物进行堆肥?科学课上,老师将问题抛给学生,孩子们查书籍、问老师、问家长,自主寻找解答,每个问题都能生成一份小组研究报告。

当天的展演舞台,学校的特色社团也精彩亮相,扎染时装秀、汉服舞蹈演绎、Vlog食话节气,孩子们把二十四节气融入生活,用不同的形式加以演绎,共同探寻节气背后的文化意蕴,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跨学科融合,让文化自信浸润成长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如何让孩子认可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华附小副校长封海蓉表示在专题汇报中表示,让更多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增进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教育人的职责所在。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二十四节气独特的教育价值在于它的综合性。它涵盖了天文、地理、气候、农事、文学、艺术、仪式典礼、生活习俗、饮食养生等诸多方面,是我们了解中国人的文化、生命和生活最好的窗口。”封海蓉介绍,学校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了针对性的教学和实践。比如在低年级开展儿歌诵读,在中高年级进行自主探究。“我们希望儿童在诵读一首首节气儿歌时,在探究一个个节气文化时,在创作一幅幅小报绘画时,能从心底发出一句感叹,我们中国人真了不起,进而从佩服古人的智慧到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儿童对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基因、我们的历史有更深的认知。”

“教育就是要尽可能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节奏,给孩子展示的空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曦点赞中华附小的节气文化教育,他认为,学校以“问学”为切入点,鼓励学生主动发问,在探究中了解节气,能够进一步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成长。

中华附小副校长封海蓉做专题汇报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曦

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教育工委副书记肖大明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建邺区教育局教育工委副书记肖大明的认同。他认为,此次主题展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传统文化到现代生活体系,学校通过将二十四节气课程化、活动化,把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如珍珠串联起来,寓教于乐,孩子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前人的智慧,学会创造,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摄影 罗皞

校对 陶善工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