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现身徐州贾汪潘安湖

来源:扬眼 2023-03-03 08:42:59

近日,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鸟类监测时,意外发现了全球极度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青头潜鸭。这也是继白鹤、中华秋沙鸭、斑尾塍鹬、东方白鹳之后,在徐州发现的又一珍稀物种。近年来,徐州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出生态修复新典型、新亮点,实现了从“煤”到“美”、绿色振兴。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开始“用翅膀投票”,选择将山清水秀的徐州作为自己栖息的乐园。

“鸟中大熊猫”现身潘安湖

本次发现青头潜鸭地点在徐州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本区域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其物种组成和种群数量一直受人关注。南京大学调查团队员表示,根据统计,本次越冬期共监测到鸟类三十余种,其中,部分游禽因其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为本湖区优势物种,如斑嘴鸭、白骨顶等。本次调查中,调查团队更是监测到青头潜鸭在此活动。


(相关资料图)

2月下旬,调查团成员行至潘安湖湖区东侧一处近潭时,芦苇下一个深铜绿色的脑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青头、眼白、上体黑褐、腹白,这好像是青头潜鸭!”调查人员田晔的语调中难掩激动。经再三确认后,团队终于认定这是一群数量在10只左右的青头潜鸭!团队成员压抑住自己的兴奋,迅速回到车上,开始了长达四十分钟的“偷拍”。

那么大家为何如此重视这群鸭子呢?原来,它们就是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青头潜鸭。青头潜鸭(Aythya baeri)是雁形目鸭科的鸟类,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西南部。近三十年,由于生境恶化、过度狩猎以及繁殖和越冬地被破坏等原因,青头潜鸭种群数量急剧下降,201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CUN)将青头潜鸭提升为极危等级(CR);2021年青头潜鸭被我国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此外,青头潜鸭还是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指示物种、三有动物和中日协定保护候鸟。

“用翅膀投票” 珍稀鸟类频现徐州

作为一只“挑剔”的鸭子,青头潜鸭对栖息环境的要求非常之高。其繁殖期主要栖息在富有芦苇和蒲草等水生植物的小湖中;冬季栖息于湖泊、水塘、河口和沼泽地带等,常聚集在湖泊、水塘或开阔水域。青头潜鸭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水生植物丛中或附近水面上,秋冬季也会集十只甚至百只的大群活动,此外,青头潜鸭还常与凤头潜鸭、白眼潜鸭等其他鸭类混群栖息。

近年来,得益于生境的不断改善以及保护力度的持续增强,青头潜鸭在多地建立起了稳定的繁殖种群,国内的观测记录也日渐增多:河北白洋淀、湖北武汉、江苏苏州等诸多地区记录到了青头潜鸭的身影。如今徐州贾汪区的潘安湖也有了青头潜鸭越冬种群的记录,接下来,调查团队将持续监测该小种群青头潜鸭的迁徙及停留时间,并关注其是否将在本地区全年分布等重点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基地,徐州经历了辉煌也承受着资源枯竭的阵痛,近年来,徐州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出生态修复新典型、新亮点,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开始“用翅膀投票”,选择将山清水秀的徐州作为自己栖息的乐园。

2018年3月,徐州野鸟会成员马海军在徐州下洪水库观测到东方白鹳,随后在杨洼水库、吕梁湖相继出现了它们的身影;同时,在吕梁风景区,被誉为“水质检测员”的中华秋沙鸭,成了这里的“常客”,作为地球濒危物种,中华秋沙鸭上一次出现还要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斑尾塍鹬是长途飞行健将,2021年4月11日,徐州野鸟会成员曾在吕梁湖发现斑尾塍鹬和反嘴鹬一起嬉戏的身影;极危物种,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白鹤,在几年时间里,相继在丰县渊子湖、新沂沙墩湖等地被人观测到。

守护绿水青山 静待候鸟来歇脚

候鸟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着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期往返。全球共有9条候鸟迁飞通道,途经中国的有4条。为了更好保护候鸟迁飞通道,中国认定了29处国家重要湿地和1021处省级重要湿地,建设了2200余处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为数众多的湿地保护小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本次青头潜鸭的记录具有极重要的生态意义,不仅表明潘安湖区域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成效显著,还体现了徐州生态环境和生态价值的提升。从“一城煤灰半城土”走向“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不忘恢复绿水青山的初心,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徐州成为野生动植物的生态家园,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称,截至目前,徐州市森林覆盖率达28%,连续十六年位居江苏省第一,全市湿地总面积为7.78万公顷,已建成湿地保护小区81个、4座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率达到66.3%,为候鸟提供了栖息的广阔天地,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则为候鸟提供了更多的食物选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志亚 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校对 盛媛媛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