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播资讯】苏公千年前点燃的这一膛炉火,温暖了徐州|寻路东坡·圆桌论坛

来源:封面新闻 2023-02-14 12:42:45

苏轼纪念馆


【资料图】

封面新闻记者 吴德玉 张杰 纪陈杰 徐州 摄影报道

【地点】徐州云龙湖风景区

【嘉宾】

周奎生 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张本纲 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文化学者

于克南 地方文化方志研究者、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陆明德 徐州市检察院原高级检察官、苏轼研究专家

945年前,一代文豪苏轼成为徐州的知州,他抗洪保城,治盗安民,劝农祈雨,寻石炭,修苏堤,并在徐州留下300多篇诗文。苏轼在徐州仅仅两年,当地以他名字命名的景点却是最多的,这是为什么?

2月6日上午,封面新闻“寻路东坡”徐州站,周奎生、张本刚、于克南、陆明德等苏轼研究专家齐聚徐州云龙湖风景名胜区。云龙湖西南的小南湖,有鹤鸣洲、苏公岛、苏公桥,皆为纪念苏轼所建,苏公岛中央有一片2000多平方米的仿宋古建筑,落成着开放近三年的“苏轼纪念馆”。

△云龙湖畔

诸位学者,沐浴着苏轼精神,讲述着苏轼的徐州功业,漫步在云龙湖畔,仿似沿着坡仙的足迹,来了一场千年对话。

周奎生:

苏轼为徐州人民留下近千年福祉

△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周奎生

苏轼自熙宁十年(1077)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三月,在徐州任知州近两年。在徐州期间,他创造了地方行政上的高峰,为徐州做了非常了不起的贡献,为徐州人民留下了很多福祉,为徐州的文旅事业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财富。

苏轼在徐州的功业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讲:一是抗洪保城,二是开发煤炭,三是劝勉农桑,四是倡导文教,五是治盗安民。

苏轼在徐州任知州刚三个月,黄河就在曹村决口,大水围困徐州70多日。苏轼率领军民坚守城池,战胜洪水,挽救了全城百姓的生命,经受了生死存亡的考验。为了抵御水患,庆祝抗洪胜利,苏轼修建了苏堤和黄楼,后来成了徐州人民怀念苏轼功绩的著名景点。

△黄楼

苏轼在安徽萧县白土镇寻找到了当时称石炭的煤矿,他开始用煤炭解决百姓缺乏燃料的困难,并且用煤炭来冶铁,为国家提供战备物资。苏轼也成为徐州历史上开发煤炭的第一人,徐州的煤矿产业自苏轼开始日渐繁荣,后来变成了一座煤城,可以说苏轼造福后世百姓近千年。

苏轼在徐州期间重视农业生产,多次深入农村,劝勉百姓积极耕作。他曾深入到萧县的杏花村劝农,也曾到城东20里的石潭求雨。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徐州发生了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便带着众人到石潭去求雨,将虎头放置在石潭中,没想到居然真的下雨了。随后,苏轼在谢雨的途中,看到乡村的一片繁荣景象,忍不住就写了五首《浣溪沙》,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组农村题材的词,描写出一派风俗淳厚、安乐祥和初夏乡村景致。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一)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苏轼倡导文教,在徐州期间写下了300多篇诗文,其中有许多是名篇佳作,脍炙人口。他注意提携后进,培养人才。比如来徐求学的王氏兄弟王适、王遹,还有徐州人陈师仲、陈师道兄弟及寇元弼、郑彦能等人都得到了苏轼的指导和关心,成为宋代文坛上的比较有名的诗人。

苏轼在黄楼上举行了两次文坛盛会,并且以黄楼为依托开展了一些以文会友的活动,使当时的徐州成为宋代文坛的创作高地,苏轼也从此成为继欧阳修之后的宋代文坛领袖。

宋代徐州的地方治安比较混乱,特别是利国铁矿周围经常有强盗出没。其中以何九郎、李铎、郭进等为首的盗窃团伙尤为猖狂,苏轼请来行侠仗义的豪杰将强盗捉拿归案,使地方治安恢复平静,老百姓安居乐业。

张本纲:

苏轼找到煤炭,千年来温暖了徐州

△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文化学者张本纲

元丰元年(1078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1079年的一二月间,苏轼在徐州发现并组织开采石炭,并为此写下了著名的《石炭》诗。在他的引言里详细记述了徐州煤炭的开采背景、规模以及关于煤炭的使用用途。

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根苖一发浩无际,万人鼔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诗里详细介绍了煤炭开采的时间以及地点。背景是因为在之前徐州雨雪很大,“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天气非常寒冷,把老百姓的小腿骨都冻断了。在这种情况下,“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就是柴草燃料非常缺少。在这种情况下,他组织去寻找石炭,“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万车炭”“根苖一发浩无际,万人鼔舞千人看。”。

△纪念馆里收藏的“石炭”

根据苏轼诗中的介绍,当时应该是发现的露天煤,进行的是露天开采,“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形容规模很大。他又详细地说了煤炭当时的使用,说“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发现和开采的煤炭用途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用于居民取暖,解决居民的燃料问题,第二个是北山顽矿也就是国利铁矿的燃料问题,他说“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就是亲爱的皇帝,我发现了这么好的煤炭,一可以给老百姓做燃料,第二可以做利国冶铁,制造兵器,更好地去保卫国家,效忠朝廷。

苏轼在徐州发现煤炭可以说意义重大,徐州人也深感苏太守给徐州人民带来的福泽。苏轼发现石炭距今天已经945年过去,自苏轼发现的煤炭一直开采到现在,也可以说正是苏公千年前点燃的这一膛炉火,一直燃烧了千年,温暖了徐州云龙的山水,也温暖了徐州的千家万户。自1949年以来,徐州这个地方采煤炭就高达了10亿吨,为我们国家的建设为老百姓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徐州最大的煤炭企业徐矿集团员工人数最高达到10万人,加上职工家属就是三四十万,最起码,这三四十万人是直接受益于煤炭的开采和利用,而追根溯源,我们苏太守功不可没。现在在冬天里,我们感觉不到寒冷,在暗夜里感觉不到黑暗,徐州百姓要感谢苏轼,感谢爱民如子的苏太守。

于克南:

乾隆是苏轼真正的“榜一大哥”

△于克南 地方文化方志研究者、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苏轼在徐州为官本来是一年1年11个月,因为有个闰月,所以变成了24个月,徐州纪念他的遗迹景点却是最多的。比如有放鹤亭、张山人故居,有苏公桥、苏公塔、苏轼纪念馆,还有苏轼小学,还有苏公大道、苏轼大道。

乾隆是六下江南,四到徐州,他每一次都要到云龙山探访一下苏轼的遗迹,写下了11首诗歌。

为什么说乾隆承认自己是苏轼的第一大粉丝?这个当中是有背景的。清朝顺治年间,第一个文科状元是山东的傅以渐,他个头比较矮人又胖,考取状元之后,顺治皇帝第一让他当参谋,第二让他教小康熙文化。由于傅以渐身材矮胖,他只会骑驴,不会骑马,当时皇宫要求大臣只能骑着高头大马进去,不允许骑驴进去。顺治皇帝就特批傅以渐可以骑驴进去。有一天顺治皇帝下朝的时候,他看到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小康熙牵着这头驴的缰绳,傅以渐踩着凳子往驴背上爬,爬上去之后,小康熙又把缰绳递给了傅以渐,在驴的屁股上面踹了一脚,驴就跑出了皇宫。顺治皇帝看到后特别兴奋,他请宫廷画师画了一幅《状元骑驴图》,并题有一诗: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夕晖。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驴如飞。其实,这首诗是苏轼做的《题云龙山放鹤亭》组诗中的一首,而顺治活用此诗,将其中的“马如飞”改为了“驴如飞”,正好转赠给了傅以渐。

《题云龙山放鹤亭》是苏轼写于徐州的。北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的同乡张师厚(四川眉州人)赴北宋京城开封进行殿试。张师厚特来徐州拜谒苏轼以求其举荐后赴京殿试。张辞行时,苏东坡在云龙山放鹤亭为他饯行,并赋诗以壮行。诗题曰:《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

小皇帝给你牵驴,老皇帝给你画画,还有什么荣华富贵比这更高的?因此“一色杏花红十里”这几个字就刻在了清代的毛笔、纸、砚台上面,甚至是刻到了柜子上面,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们要想傅以渐到底是怎么考取状元的,在这个过程中激励孩子们要刻苦学习,多看书、多学习。

乾隆年间,乾隆来到徐州,又发生了许多的事情。徐州当地人也把苏轼的诗给改了。因为老百姓觉得,你顺治皇帝能改苏轼的诗,咱老百姓也能改。你看云龙山它总共才六里路,不到十里路,就说苏轼写这个诗和我们这个场景对不上号,还有红十里,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苏轼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是1079年暮春了,是杏花败的季节,杏花是白色的,用红字那就写错了,用哪个字替代好呢?红色是眼睛看出来的,有人就用一个“香”字替代了,香气是鼻子嗅出来的。一个香字把所有的颜色都代替了,于是改成“一色杏花香十里”,最后还刻在寺庙里面。

乾隆皇帝来了之后一看:这不对,这和苏东坡写的诗是对不上号。他找到宋代的苏轼集,按照苏轼集的内容临摹了一遍,又立了一块碑,把“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刻上去,要求老百姓以后不允许随便改苏轼的诗。我通过大数据检索了一下,乾隆皇帝写的诗400多首,都和苏轼有关,他是地地道道的苏轼头号粉丝。

陆明德:

苏子别徐万人相送,“马上”挥毫五首

△徐州市检察院原高级检察官、苏轼研究专家陆明德

苏轼一生曾任八州太守,每到一地,都与当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离别赴任途中写下《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江城子·别徐州》《减字木兰花·彭门留别》《留别叔通、元弼、坦夫》《灵璧张氏园记》等九篇诗文寄托相思留恋之情的,独徐州也。

“九篇诗文”反映了苏公对彭城父老的深厚感情和无尽思念,记录了苏子别徐、万人相送的动人场景,体现了徐州人民对苏公的无比拥戴和崇敬,成为千古绝唱。

苏轼对徐州的怀恋,梅开四度,泪流千里,柳暗花明,高潮迭起。苏子别徐,尚未动身之前,徐州通判田叔通带领三名官妓在南门附近一家酒馆相送,苏轼写下了《减字木兰花·彭门留别》。其中有句:玉觞无味,中有佳人千点泪。这是第一度。万人相送,歌管呜咽,泪洒古彭,苏轼写下了《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是第二度。这一度的内容最精彩、最生动,最具有徐州特色。诗题中的“马上走笔”,是在特殊时间、特殊环境、特殊人物、特殊感情下凝结的特殊画面。

不用桌椅,马背挥毫,一连五首,异彩纷呈。离开苏轼这样的千古奇才,很难找出第二人。在场人无不拍手称奇。神了,太神了!不用桌椅,马背挥毫,一连五首,洋洋六十四句,三百二十字,片刻写成,不可思议,难以置信!然而这是事实,不容置疑的事实!在奇迹面前,任何形容词都是软弱无力的。“马上走笔”,即情赋诗,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具有高超的书法艺术,并有激情爆发,诗如泉涌,不吐不快。根据有关资料,唐宋以来,“马上走笔”赋诗的有六人:如唐朝的白居易、李德裕,宋朝的苏轼、贺铸、陆游,明朝的戚继光等。但他们的马背挥毫,都是作一首、两首,而苏轼是一连五首,在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

苏轼虽然早就离开了徐州,但它与徐州的深厚情缘,深深地印在徐州的山河大地上,印在徐州人民心中。

(感谢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对本文相关采访工作的支持 )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