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讯:请投11号!南通一案例入围全国十大行政检察典型案例
据南通市人民检察院:
为深化新时代行政检察监督,加强行政检察理论研究,提升行政检察工作现代化水平,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厅(行政检察厅)与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共同组织了“2022年度十大行政检察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经对所征集案例进行筛选、专家初评,评选出40件案例进入公众投票环节。
(相关资料图)
其中
南通检察机关办理的1个案例入围
给11号案例
“江苏省南通市检察机关促进问题企业注销登记专项治理案”投票!
https://mp.weixin.qq.com/s/L98wh0yBK7GBQXC5_MGdZw
第1-20项与第21-40项
两组均勾选1项后方可提交
投票截止时间:2023年2月10日10:00
江苏省南通市检察机关
促进问题企业注销登记专项治理案
【关键词】
恶意注销大数据赋能系统监督社会治理
【案例简介】
南通市检察机关在办理江阴某金属矿砂公司安全生产违法非诉执行监督案、南通市某磷肥厂环境违法非诉执行监督案等一系列“恶意注销”案件中,发现问题企业通过注销登记逃避法律责任问题存在于行政处罚、行政非诉执行程序,以及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仲裁、执行等各个执法司法环节,严重影响行政和司法权威,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遂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恶意注销专项监督。
南通市检察机关利用大数据赋能,对全市5000余条涉案企业注销数据及对应上万条法院裁判、执行文书、检察文书、行政处罚等信息进行数据碰撞、筛选,发现各类型案件线索141件。南通市检察机关发挥一体化履职优势,对发现案件线索逐一审查研判,通过交办、提办等方式精准监督,全市立案监督51件,发出执行监督检察建议22件,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检察建议22件,审违检察建议5件,再审检察建议2件。
针对专项监督中重点领域治理漏洞,检察机关创设《企业涉案情况告知函》,函告涉案企业注册地行政审批部门企业涉案信息,提醒及时关注涉案企业重大事项变更情况。通过召集辖区行政执法、行政审批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会签文件、向党委政府专项报告等形式,堵塞恶意注销漏洞,推进社会治理。
【意义】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但少数问题企业却意图通过注销登记以逃避法律责任履行,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检察机关依法精准监督,有效规制企业“恶意注销”行为,维护国有资产及第三人合法权益。案件办理中树立系统思维,坚持从个案监督、类案监督到社会治理的履职路径,立足个案办理经验,梳理研判“恶意注销”多发易发环节,通过大数据赋能,高效整合挖掘监督线索,推动实现专项监督。通过穿透式监督发现社会治理难点堵点和执法司法“病灶”,抓实溯源治理。通过联席会议、会签文件、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推动恶意注销专项治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营造诚实守信社会氛围。
编辑:纪明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