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视讯:夜读|回家过年就是幸福!
讲述故事、传递智慧、品悟生活,
(资料图片)
无线睢宁《夜读》又和大家见面了!
捧一湾睢宁的深情,采一缕睢宁的月光,
《夜读》陪你入眠。
文字:薛莉 朗读:宁可
前几天,刷到一条人民日报发布的抖音《回家过年》,眼泪、拥抱、惊喜……视频中一幕幕让人眼含热泪的画面,这些就是回家的意义吧。56万点赞、3万条留言、5.7万转发,足以看出人们对回家的渴望。
辞旧迎新,接福纳祥。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总是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
01.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春联作为传统的文化表现,要说还是手写的才更有年的味道。大红的宣纸,飘香的墨汁,书写者挥洒自如,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年是从铺天盖地的大红春联中走过来的。
02.
年的忙碌是大人的,孩子们的年是新衣服、是鞭炮、是压岁钱,是即使做了错事也不用挨骂的喜悦。离年越近,年味儿也就越浓。
年味是香甜的。是锅里醉人的饭香,是杯中丝丝的酒香,是孩子手中甜甜的糖果香。年三十,祖母和母亲在厨房忙碌着,每出一道美食,小孩子总是偷偷地捏上一块,再用筷子拨一拨,生怕被看到偷吃。其实,被发现了也没有什么害怕的,因为过年是不会打骂孩子的。
年味是响亮的。年夜饭过后,一家人围坐在一个屋子里,大人们在热情的祝福和关切的笑声中总结一年的酸甜苦辣。孩子们通常会拿着烟花去院子里燃放。年纪稍大的孩子负责点燃引线,在弟弟妹妹的注视下,“嗖——啪”,一个窜天猴在空中炸裂。在烟火中,在爆竹声中,原本漆黑的夜空被点燃,被烟火照耀得五彩斑斓,分外美丽。
03.
多年以后,当初馋嘴的孩子长成了在厨房忙碌的母亲,放炮的顽童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春节让奔波在各地的亲友手足又朝着同一个方向奔去,奔向家乡,奔向父母,奔向一直守护的内心温暖。
漫漫三年,共舆而弛,有太多人因为疫情而不能回家过年。三年的疫情,让今年的春节显得格外珍贵。
我们总会绕啊绕,绕千里路只为归途。
04.
归乡的列车上,一个个满载的行囊,回家的旅途中,一个个期待的面庞,有成人的思念,有孩童的憧憬。家中的父母早已备足了年货,张开双臂迎接孩子的归来。再大,也是孩子,也是父母的心头肉。
外出的游子回来了,家乡的小城热闹了。赶大集、买年货,镇上的市场欢腾了。回家,家里有古黄河,家里有动物园,家里有城市里一样的商场,也有城市不一样的农家乐。
这几天,政府送岗位下乡了,原来,家里也有城市里一样的工厂,也有“钱多离家近”的理想。
春节的伟大之处在于无论身在天涯海角,心中都有一根无形的线,不管家在穷乡僻壤还是繁华都市,都要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往家奔。这就是亲情的力量,是几千年初心的传承。
回家就是幸福。
今天的夜读到这里就结束了
愿你今晚睡个好觉,晚安
主播丨宁可
文中配图源自网络编辑丨青芒
审校丨李璇
责编丨张思考仝勋
监制丨刘砾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