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观点:“智慧菜场”来了!常州经开区的“小菜场”装着“大民生”
【资料图】
扬子晚报网12月15日讯(通讯员 常景轩 记者 郭靖宇)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常州经开区潞城中心菜场,来这里买菜的居民络绎不绝。
“老徐,今天小刘生猪铺有每千克36元的特价肉,做个尖椒塞肉挺好。”张秀琴指着新装的电子屏,对一同前来买菜的邻居徐雪坪说,“改造后,今日菜价、食品安全检测公示、商品销售数据等信息一目了然。”
“原先买菜心里总没数,害怕遇到看人喊价或坐地起价的情况。”徐雪坪告诉记者,现在,信息在大屏幕上公开显示,“菜篮子”拎得明明白白。
“菜场内部还设置了潞城市场检测中心,每天抽检10批次菜品。”潞城中心菜场负责人许建忠介绍,商户信息、食安质量、视频监控在常州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公示,建立起顾客、商户、管理方之间的“信任环”,把安心装进“菜篮子”。
位于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的五益综合市场给出了答案:为商户们量身定制电子“身份证”。在市场经营肉铺30多年的何珍华指着摊位上方的电子屏告诉记者,上面有自家店铺的营业执照、商品价格、付款码,还有个特殊的小二维码,扫描后能看见进货渠道和检测信息。
“小菜场”装着“大民生”。当前,常州经开区正全力打造安心、舒心、省心的“三心菜场”,采取“一场一策”原则深入推进菜场改造提升工作,截至目前,已有4家菜场正式完成改造升级,转型成为“智慧菜场”,在内外部环境、快检能力、数据统计等方面“从优转智”。
“未来,我们还将与区快检中心联动,统一管理全区菜场,让‘智慧菜场’如虎添翼。”常州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科副科长闫洪亮透露,明年,丁堰街道还将标准化建设1家新菜场。
校对 盛媛媛
关键词: 常州经开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