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全国百强县市数1/4,“苏大强”强在哪?

来源:评新而论 2022-11-21 21:52:49

11月18日,“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其中包括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等重量级榜单。江苏25个县市上榜,占据全国百强县四分之一,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前十名里,有六家江苏的县市,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宜兴六强雄踞榜单,遥遥领先其余省份。


(资料图片)

此次排榜,结合新时期中小城市发展特点,从现代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引领和社会治理优化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价。这么多年,百强县市评选的评价指标在根据发展质效要求不断调整,足见“霸榜”多年的“苏大强”,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是经得起时间和实践考验的。江苏百强县,到底“强”在哪?可从几个头部的县市的发展现状去一探究竟。

优化环境 拓展潜力

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基,其趋利本性决定了,哪里投资回报高,就会选择哪里。

江苏拥有丰富的人才、完善的产业配套、完备的综合交通这些硬件优势,政府服务、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十分优良,所以一直为企业所看好。

以百强县市“金字塔”塔尖昆山为例。昆山市委书记周伟参加党的二十大“党代表通道”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时说:“有朋友问我,昆山吸引外资最大的底气是什么?我们感到,产业链优势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对支撑企业发展的各类要素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江苏,敏锐地把握住时代脉搏,在提升新一轮发展的支撑力驱动力上持续用力,比如发力数字经济,让产业加“数”前行。比如聚焦招才引智,形成强劲人才支撑。比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软环境成为硬实力,这些都为企业选择江苏县域,培植了沃土。

昆山原本在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上“三分天下有其一”。如今升级迭代,构建新的智能终端产业链条,聚焦头部企业,给资源、保要素,引导更多企业布局千亿级的智能穿戴产业创新集群。尽管国际形势严峻复杂,但是昆山不断地赢得了海内外客商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用脚投票”或者“投资加码”。

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拓展投资潜力,江苏县域经济必能在时代大潮中勇立潮头、行稳致远。

科技创新奋勇攀高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从百强县榜单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创新和技术进步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

这么多年,江苏致力于发展动能的转换,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已卓有成效。近年来,又响亮喊出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不仅注重“顶天立地”,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也重视“铺天盖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用科技创新的“雨露”,浇灌出产业发展的“枝繁叶茂”“万紫千红”。

以全国百强县排名第二的江阴为例,这个曾经依靠传统制造业创下“中国A股第一县”偌大名头的县域,如今有了越来越多创新型企业的身影。这得益于他们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之以恒发力创新、蓄力创新、聚力创新。如今的江阴,正聚焦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目标,在顶层设计上,搭建起“一湾一谷一区一港”的格局,加快霞客湾科学城、绮山湖科创谷、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等建设。在企业创新上,支持企业参与省市“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加快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的集群优势。在科创载体上,深化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哈工大、中科大未来技术学院等的战略合作,加快建设武汉大学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等,吸引更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落户。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正为江苏县域经济发展增添更强动力、书写更多可能。

城乡融合美美与共

农村强,县域才是真的强。

江苏几个头部百强县都来自苏南,也几乎都是“苏南模式”的参与者。在作坊式的乡镇企业带动下,创造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以工建农”、“以工建镇”的乡村城镇化模式,有效实现农民的就地非农化转移,大批小城镇迅速发展。

然而,对标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传统的苏南模式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江苏县域致力探索并率先突破的新命题。

江苏一方面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现代乡村富民产业,扎实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田园乡村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另一方面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让城乡融合从理念走向实践。

走进张家港经开区(杨舍镇)福前村,道路平坦宽阔,四周安置小区干净整洁,商铺林立,热闹非凡,一副都市社区的模样;粉墙黛瓦的农房次第排开,千亩良田、清清河水,共同构成一幅生态田园写意画。一城一乡,亦城亦乡。当地一方面通过道路、供水、网络、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输血”、“供氧”,改变乡村的面貌,打造人们期盼的“人间天堂”;另一方面,将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促进优质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城乡差距正在持续缩小。如今的张家港,农业基础稳固,乡村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实现村年均可支配收入超千万元,形成苏南地区现象级的强村群体。

县域经济的兴衰关乎中国经济的兴衰。“苏大强”高度重视县域这个基础,既看得长远又做得踏实,可谓抓住了发展的命门要害。我们也期待,广袤江苏大地上的“小城故事”越来越精彩,创造更多令人瞩目的新奇迹。

记者丨尹美又

图片丨魏然江苏新闻 视觉中国等

编辑丨王鹏

权 说 明

关键词: 城乡融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