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消息丨长江大桥神秘人,每天等人去死

来源:视觉志 2022-11-15 15:36:37

南京长江大桥上,冷风呼啸而过。


(资料图)

一个穿着无袖背心的中年女子徘徊在桥边,缓缓踱着步。

她是来寻死的。

很久之前,她的丈夫去澳门出差有了外遇,她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挽回这段破碎的婚姻。

孤立无援,心灰意冷,她觉得今天必须跳下去。

突然,一个穿着黄色运动服的男人来到她旁边,耐心地问:

“怎么了大姐,心情不好吗?是不是遇到什么难处了?”

女子沉默寡言,被陈思反复盘问着,直到她捂着脸抽噎起来,才吐露了心事。

这个男人叫陈思,从2003年起,他十几年如一日地在南京长江大桥附近巡逻,目的只有一个:劝生。

陈思听着她的故事,把她劝下了大桥,保证会好好生活,他才终于放心。

远赴盛名的南京长江大桥,横亘在我们的母亲河之上,是南京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遗憾的是,这里也被很多人选为他们“生命完结”的地方。

19年来,陈思守着大桥,救下400多名轻生者,一次次把人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有人把他的故事拍成了纪录片,温暖了无数人。

周末的早上,窗外下着淅沥的小雨,长江上笼罩着雾气。

陈思知道,越是这种阴霾天气,越能让人离开得悄无声息。

他带上烧好的热水壶,披上塑料雨衣,骑着电动车来到大桥,开始长达一天的巡逻。

桥的另一头站着一个男子。

川流不息的大桥上,没人会注意到他这样一个心事重重的中年人。

他今天来到大桥,就是为了死。

之所以选在南京长江大桥,大桥其实是次要的,主要是桥下滚滚流淌的母亲河。

他觉得不论遇到多少困难,只要回归母亲,就能让长江洗刷自己的所有委屈。

他没告诉亲人朋友,只想在这个世界默默蒸发。

出门前,他交代老婆自己要去外地一趟,随后把手机、钥匙等身上所有物品放在家,什么也不想带走。

走上大桥,他选在了江心正中,打算抽完人生的最后一包烟。

直到快抽完最后一根香烟,他身后响起了电动车急刹的刺耳声音——

“我是大桥志愿者,我有权保护大桥,你要不跟我下去,我就不走了!”

陈思已经观察他许久,他在桥上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百米开外就能判断出谁有轻生的可能。

沉重的压力让男子几乎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他发懵地看着眼前的陌生人,一头雾水。

在陈思看来,如果不是遇到了生活中解决不了的事,没人会走到这一步,便向男子保证:

“在整个南京就没有我办不成的事,只要你跟我下桥,我什么都能帮你办成。”

他就这么把男子“骗”下了桥。

后来才知道,男子的女儿患了白血病,治病欠上了沉重的外债,巨大的压力让他想从中解脱。

陈思告诉他:“如果一死了之就这么走了,你老婆孩子怎么办?没人替她们还债的。”

死生或许只在一念之间。

当他站在死亡的悬崖边,不曾想会有人拉他一把。当他回过神来,他听了陈思的话:

再熬一熬吧,试着活下去。

几年后,男子的生活恢复常态。每当再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他都会感谢救命恩人陈思。

陈思之所以开始救人,是因为他知道,每一个寻死之人都会经历很多道暗门,他们可能向外界释放了求救的信号,却无人知晓。

陈思也经历过人生的至暗时刻。

几十年前,他从乡下到南京打工,曾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活,最后被老板骗钱跑路。

在他的生活快要过不下去的时候,他的老乡告诉他:“捡破烂都能活得好好的!”

陈思也曾经被别人拉了一把。

正是老乡的一番话,他决定好好活下去,他去菜市场要过饭,去工地搬过砖,好些年后生活才终于好转了起来。

有一次他看到电视新闻上,一个女学生抱着自己的学位证书跳下江,他能感同身受那种痛苦:

“要是有人也能劝劝他们就好了。

陈思知道,每个铁了心寻死的人,很难一下子把人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

尽管他总是夸下海口,只要跟他下桥,他就会去铲平一切麻烦,替人摆平一切。

但生活中的陈思,不过是个平凡到不起眼的普通人。

陈思和妻女蜗居在一个不大的房子里。狭小的空间,昏暗的厨房,角落里掉漆了的红色暖壶,都在提醒着这一家人的节俭。

陈思连在电脑上玩玩偷菜游戏,写写博客的时间,都不舍得开灯。

但家人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他。

每次陈思回家晚了,一推开门,都能看见女儿伏在桌子上写作业,妻子已经准备好饭菜等他。

就算房子不大,饭桌上都是素菜,这平凡的一切就已经让他知足。

陈思并不神通广大,做不到帮别人解决麻烦,但他把那些寻死者“骗”下桥后,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别人排忧解难。

为此,陈思租了间房子,取名“心灵驿站”。

房子不大,一进门有两个房间,每个房间有一张可以休息的床。一年5000的房租,大部分都是他自己的工资。

有天早上7点多,一位老人孤零零走上了南京长江大桥,不做犹豫直接想往桥下跳。

陈思拦住了他,把他带回了心灵驿站,让他暂时歇脚。

老人这才跟他解释自己一心求死的原因:老婆在家打骂他,不给他饭吃,诅咒他快点死。

老人的精神状态很差,一直重复着没人能说通他老婆,他觉得日子过不下去了。

人一旦钻进了牛角尖,在痛苦的漩涡里打转,仿佛只剩死亡才能让自己解脱出来。

陈思给他到了热水,让他先冷静下来:

“先吃饱,人就能平静了。不要睡觉,人只要一躺下就容易乱想。”

“其实每个打算跳桥的人,还没接触到江面,他就已经死了。心死了,就什么都没用了。”

所以,救人的命,也是救心。

他没能力给老人做专业的心理疏导,就去南京大学请来心理系学生来做志愿者,和这些轻生者沟通,试着让他们重新回归到正常生活中。

陈思这些年救下的人,自费了30多万,守住了400多条人命。

但陈思也自嘲,自己不仅救人,还“杀人”。

陈思碰到过一个寻死的女孩。

她和网友奔现后快速确定了恋爱关系,感情步入正轨后意外怀孕,女孩的生活被孩子的到来打乱。

但更让她崩溃的是,她的男友消失了。绝望的她徘徊在南京长江大桥,一心寻死。

陈思发现了她,耐心听她讲完来龙去脉,领着无助的女孩去到医院,像家长一样带她做了手术。

光是类似的事情,陈思经历过很多次。

他不是这些人的家长,也不是他们的亲戚,他只是一个陌生人,却能向毫无关系的路人伸出援手,解救他们于水火,重新把生机带回到他们面前。

于平凡中做着不平凡之事,这也是陈思的伟大之处。

陈思救人的故事登上新闻,被很多媒体报道。

即便是救人性命,互联网上也传来不同的声音:

“连死的权利都没有,这些人真惨。”

陈思守望大桥几十年,见过太多轻生者想离开人世前的最后一瞬。

他始终觉得自杀是可以被阻止的,也有理由这么相信。

几年前,陈思第一次站在大桥上救人,遇到一位欲轻生的老农。

老农骑着重重的自行车,车上挂着锅碗瓢盆,衣衫褴褛、面如死灰,一切都显得不寻常。

老农盯着江水,陈思就躲在桥附近的厕所,盯了老农两个多小时。

果然,老农行动了,他抬起自行车越过栏杆,想把自行车丢下大桥。陈思眼疾手快,一下子把轻生的老农从桥围栏上拽了下来。

被救回的老农眼睛已经失去了焦距,表情直愣愣地,完全失了魂。

这是陈思救下的第一个人,在陈思和社会的帮助之下,老农不再自杀,返回了乡村。

时隔几年,老农的生活走上正轨,日子越来越好了。为了感谢陈思救命,还从乡下给他寄了两箱桃子。

这大概就是陈思救人的意义。

正如诗文中的“柳暗花明”,即使走进了死胡同,也要相信身而为人的耐受力:

“人愿在这世上挨,不能在土里埋。”

陈思从不怀疑救人的意义,但他也有沉重的痛苦。

他的本职工作是一家物流公司的员工,周一到周五,他不得不为了生活去上班,只有周末才能去大桥义务巡逻。

每当工作日看到新闻上的轻生者,以及他周末在桥上看到的未干的血迹,都让他痛苦万分。

他救了很多人,可总觉得自己救的还不够。

在生活中,也总有几个像陈思这样的人,能让人感受到人间尚有温度,默默释放着温暖和善意。

当人在搜索栏里输入“自杀”有关的字眼,那些回答的网友们,都在努力挽留着一个陌生人。

网上一个女孩发了告别的文字,决定当晚结束自己的生命。

看到这条消息的很多网友,开始紧急寻人,求助女孩所在地的警方救助女孩。

而在她的评论区,也是一位位素不相识的网友的挽留:

“亲爱的,我爱豆发专辑了,超好听,我送你一张好不好?”

“活下来我们一起喝奶茶啊!”

“瘦身视频可不能光转发,得练啊!我们一起吧!快回来!!”

女孩被留住了。

尽管对世界失望,她还是感谢这些善良的人,她在网上发了自己输液的照片,并感谢网友:

“我被救回来了,看到你们的留言很感动,要不然就赖活着吧。”

在这个时代,好像人人都得了“病”。

互联网带来的焦虑,疾病的痛苦,工作生活的变故,那些所有我们无力改变的现实,都渐渐让人对生活失去了信念。

但从陈思这样一个普通人身上,会发现世界仍有无条件的爱意和温暖。

陈思也好,善良的网友们也好,他们在做的,就是在轻生者系统崩塌瓦解前,建立支撑点,做最后的挽救——做他们的朋友,走进去,和他们站在一起。

这世间,除了生死别无大事。

纵使生活阴雨连绵,总会有放晴的一天。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撑住。

就像陈思曾在寺庙里祈求的那样:

“愿天下没有自杀之人,愿每个人都健康平安!”

关键词: 南京长江大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