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聚焦!行走丨医生朋友

来源:行记中国旅游文学 2022-11-11 05:55:39


【资料图】

王慧骐,生于扬州,现居南京。中国作协会员。曾任江苏青年杂志社副总编辑、江苏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兼《东方明星》月刊主编、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图书编辑出版中心主任。

记忆中父亲的身体一直都很不错。见我们有时候头疼脑热吃药片,甚至会讥笑我们不中用。大约到了七十岁以后,发现他时不时地会说腿脚关节痛,也开始往医院跑了。他比较信中医,大罐的药汤能喝得下去;打针灸也有耐心,十天半月的不会漏掉一次。他也因此很恭敬地交了几个医生朋友。每年春节的正月初三,那几位医生他是铁定要请到家里来喝顿酒的。年前便给人家打了招呼,初三上午他又一家家再上门去请一次。这些医生其实都是大忙人,新年头上的活动估计不会少,但知道父亲做事的认真劲,说王教授这顿饭我们无论如何要去的。把朋友请到家里来吃饭,这也是父亲几十年坚持并灌输给我们的思想。说在外面请得再多,别人不一定记得;在家里哪怕弄得不如饭店,但你的诚意别人却能感受到。

父亲对待医生的这种态度,一定程度对我也构成了影响。家里人有什么毛病去看医生,我虽在一边陪着,但内心却很虔诚。医生讲什么,都当回事,执行起来绝不打折扣。这些年里,像父亲一样也交了一两个医生朋友。其中一个在南京,姓蒋,认识他的时候他才四十岁,医术却很精湛。他是陕西人,西安医科大学的博士,作为人才引进来南京的,后来又去德国海德堡大学读了博士后。说起来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一回我妻子不慎摔了一跤,跌得很重,左足三踝粉碎性骨折且脱位。救护车把她拉到距家较近的中大医院骨科,当时接诊並为她施行手术的正是这位年轻的蒋主任。在侍候妻子住院的二十多天里,我和蒋医生有较多的接触,他对每一个由他手术的病员所表现出的细致入微的关爱我都一幕幕看在眼里;妻子出院后他还曾几次去往家中为她换药和察看术后恢复情况,这一切都令我十分感动。后来我约他做了一次深聊,了解到他不凡的身世和自小而来的奋斗历程,我为此写了一篇文章,表达对他治学精神和仁爱之心的一种敬意。似乎也因了这样的贴近,我和他成了一对很好的忘年交。之后我曾为好几个朋友或同事的亲属治疗骨伤病找过他麻烦;也曾为小外孙突然不舒服好几次通过他去咨询其他科室专家的意见。他为我以及我的朋友做了不少,想要谢他,总是说不需要。好几次约他吃饭,皆因手术或值班而无法赴约。有一次我去医院看他,他在楼下的咖啡厅陪我喝了一杯拿铁,两人在一块说了不少的话。我一直记得一个镜头——在我妻子住院期间,病区里有一位保洁工,已是双鬓染白了。那天在走廊上蒋医生对我说:“我每每看见她,就会想起远在家乡的母亲,她也是这样操劳,过早地便有了白发。”这句话流露出他对母亲的思念,同时也表现出他作为一名医家极可贵的一种品质——仁爱。

另一位值得一记的医生朋友是在苏州,和他的交往倒不是因为看病。不过他也是一名骨科医生,在全省范围内都很有名。这个人兴趣特别广泛,业余生活尤为丰富,音乐、摄影、运动都达到了专业水准,每一项均可称作达人。此外他还喜欢写作,已出版过好几本作品集。是苏州的一位作家介绍我们相识的,随后的十几年间有过不少文字的互动。前几年他出一本书,很客气地邀我给他写序。我也有些个人的事找过他。那一年小外孙心脏方面的毛病,本来想去上海做手术,我请他帮我联系沪上的医院,他动用了学生的关系,连夜为我打了好几个电话。虽然后来没去上海手术,但这份情谊我始终铭记在心。这位医生朋友姓姜,只要有机会去苏州,我们会约在一块聚聚,说一点文章上的事儿。

关联阅读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