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文:盐城加速崛起“绿色能源之城”,解码新能源产业的“千亿蓝海”

来源:新民晚报 2022-10-27 19:46:02

为践行“双碳”目标,盐城积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沿海滩涂大力发展以太阳能、风能等为主的新能源,积极打造绿色能源之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026.49亿元!据盐城市新能源产业工作专班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盐城新能源规上企业开票销售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长75.73%。盐城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建设绿色能源之城,加快推进风电全产业链布局和光伏产业集群化发展,积极探索“风光火气氢”一体化开发,为长三角能源供应保障和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坚实支撑。新能源产业破千亿,正是盐城践行“双碳”目标,打造绿色能源之城的最新注脚。

图说:位于盐城市沿海滩涂的“风光渔”产业示范基地 孙华金/摄(下同)

筑牢“2+4+8”产业布局

盐城是江苏省海岸线最长、海域面积最广、滩涂湿地最多、海洋资源丰富的地区,延绵的黄海滩涂,浩瀚的蓝色海洋,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风光”资源。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盐城优化布局新能源产业,在新风口下抢占先机。构建形成“2+4+8”产业布局,打造“两大集群、四大基地、八大园区”立体化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两大集群”为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光伏产业集群;“四大基地”为近海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开发基地、远海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开发基地、百万千瓦级光伏综合利用基地、海上风电运维基地;“八大园区”即大丰风电产业园、射阳新能源及其装备产业园、东台风电产业园、阜宁风电装备产业园、滨海风电产业园、响水风电产业园、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光电产业园、建湖光伏产业园。

同时,盐城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加快互联网、大数据和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目前,盐城已落户江苏省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成立行业领先、国际一流的润阳光伏研究院,建成金风科技大型直驱永磁海上风电机组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车电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华能海上风电技术研发中心等十多个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图说:盐城滩涂“风光”资源

构建“2+2+2”产业体系

盐城构建“2+2+2”新能源产业体系,做大做强风电、光伏两大优势产业,加快布局储能、氢能两大未来产业,培育壮大输变配电、综合能源服务两大配套产业,不断提升产业转型“含绿量”,已发展成为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

晶硅光伏是盐城重点打造的地标产业链,天合光能、阿特斯、协鑫、润阳、悦阳、正泰新能源等一大批光伏龙头装备制造企业竣工投产。今年1月至9月,晶硅光伏产业链实现开票销售779.26亿元,同比增长188.96%。新签约亿元以上光伏产业项目28个。同时,氢能和储能产业也迎来重要的风口期,盐城积极培育发展储能产业。今年,天合、阿特斯纷纷“加码”,在盐城投资超百亿元储能项目。在培育壮大输变配电、综合能源服务两大配套产业方面,盐城重点发展高压输电电缆、交流海底电缆和绝缘导电材料等产品,开发配送式智能变电站、站内多功能测控装置、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和设备。今年顺利建成“220千伏花洲输变电工程”等系列电网网架加强工程,持续提升电网新能源消纳输送能力。

图说:润阳光伏产业基地

推动能源绿色脱碳转型

盐城是江苏太阳能资源富集之地。依托资源禀赋,这里云集了国家电投、华能、国家能源、三峡、大唐、国信等一大批央企和大型国企,实施风光资源系统化、规模化、集中化开发。

“十四五”期间,盐城规划近远海海上风电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自2007年盐城首座陆上风电场——弶港风电场投运,到2010年首座光伏电站——国能阜宁光伏电站投运以来,盐城立足资源禀赋,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截至今年9月底,盐城清洁能源比重稳步提升,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235.76万千瓦,占江苏全省25.48%,规模全省第一。

盐城“十四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迈向两个“2000”蓝海: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的目标。盐城将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打造绿色能源之城,阔步迈向两个“2000”蓝海,为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探索路径,创造绿色智慧能源美好未来。

新民晚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黄云鹰

关键词:

相关新闻